畢淑敏
①那一游敦煌回來,興奮地同媽媽談起戈壁的黃沙和祁連的雪峰。說到絲綢之路上僻遠(yuǎn)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靜聽我說話的媽媽,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歲的時候,我就抱著你走過安西!蔽掖蟪砸惑@,從未聽媽媽談過這段往事。
②媽媽說,你生在新疆,長在北京。難道你是飛來的不成?
以前我一說起帶你趕路的事,你就嫌煩,說知道啦,別再?嗦。
③我靜靜地傾聽媽媽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時曾帶給母親那樣的艱難。才知道發(fā)生在安西的感動源遠(yuǎn)流長。突然意識到,在我和最親的母親之間,潛伏著無數(shù)盲點。
④我們總覺得已經(jīng)成人。母親只是一間古老的舊房,她給我們的童以遮避,但不會再提供新的風(fēng)景。我們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尋找自我的價值。全神貫注地傾聽上司的評論,字斟句酌地印證眾人的口碑,反復(fù)咀嚼朋友隨口吐露的點滴印象,甚至?xí)䴙閼偃艘伙A一笑的涵意徹夜思索……我們極其在意世人對我們的看法,恰恰忘了,當(dāng)我們環(huán)視整個世界的時候,總有一雙微微瞇起的眼睛,始終在背后凝視著我們。母親默默地關(guān)注,就像手藝精湛的老藝人,不厭其煩地打磨描繪她們制造的精品。于是我們厭煩了,不客氣地說,老提那些過去的事,煩不煩呀?
從此,母親就真的噤了聲。
⑤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自己遠(yuǎn)遠(yuǎn)沒有長大。我們幼的頑皮、成長的艱辛、與生俱來的弱點、異于常人的秉賦……從小到大最詳盡的檔案、每一次失敗與成功的記錄,都貯存在母親寧靜的眼中。我們曾經(jīng)滿世界地尋找真誠,卻不知最想要的真誠就在母親那里。
⑥我們像一本沒有結(jié)尾的書,每一個符號都是母親用血書寫。我們還未曾讀懂,著者已撒手而去。從此我們面對書中的無數(shù)懸念和秘密,無以破譯。我們流落世間,成為飄零的紅葉。
⑦趁老樹虬曲的枝丫還郁郁蔥蔥,讓我們趕快跑回家,去問媽媽。
⑧一定要趕快啊!
生命給我們的允諾并不慷慨,兩代人命運的云梯銜接處,時間只是窄窄的臺階。從我們明白人生的韻律,距父母還能明晰地談?wù)撘酝⒓缍械娜兆忧缚蓴?shù)。
⑨給母親一個機會,讓她重溫創(chuàng)造的喜悅;給兒女一個機會,讓我們深刻洞察塵封的的記憶。
(
選文有刪改)
1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件事引發(fā)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感悟答出兩點即可)(4
分)
2
.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畫橫線句子的含義?(6
分)
3
.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④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4
分)")
4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5
.讀了本文后,請你聯(lián)想一次“問”的經(jīng)歷,寫出獨特的感悟。(4
分)
6
.請你說說題目“回家去問媽媽”的含義。(3
分)
7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引發(fā)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答出兩點即可)?(5
分)
8.
品析文中畫線(B
)句的妙處。(4
分)
母親默默地關(guān)注,就像手藝精湛的老藝人,不厭其煩地打磨描繪她們制造的精品。
9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3
分)
A.
第③段中的“盲點”指“我”和媽媽之間因缺乏溝通交流而感情淡薄。
B.
畫線(A
)句的理解:曾經(jīng)呵護我們的母親已經(jīng)落伍了,不能再給我們新的啟迪和支持,這是我們對母親的淺薄認(rèn)識。
C.
文中第⑦段在本段起過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勸告,緊扣文題,呼吁人們抓緊時間與父母交流。
D.
第⑤段“我們每一次失敗與成功的記錄,都貯藏在母親寧靜的眼中”這句中“寧靜”一詞,寫出了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我們的成功或失敗的記錄,在母親眼中,都是醉人的風(fēng)景。
參考答案:
1
.(
4
分)事件:我游敦煌回來,和母親交談,意外得知母親曾抱著我走過安西的往事。(
2
分)感悟:①
我們極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卻忽視、厭煩了母親。②
母親是最了解我們的人,最想要的真誠就在母親那里。
③
趁母親健在,抓緊時間和母親溝通交流。(
2
分,答出兩點即可)
2
.(
6
分)曾經(jīng)呵護我們的母親已經(jīng)落伍了(母親只能在我們童時給我們以呵護)(
2
分),不能再給我們新的啟迪和支持(
2
分),這是我們對母親的淺薄認(rèn)識(這是我們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尋找自我價值的原因)(
2
分)。
3
.(
6
分)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2
分),把母親關(guān)注我們比喻成老藝人打磨描繪精品
(把
“
母親
”
比喻成
“
老藝人
’’
,把
“
我們
”
比喻成
“
精品
’’
)(
2
分),生動形象地(
1
分)寫出了母親對我們的耐心培育(
2
分)。
4
.(
4
分)本段起過渡作用(
1
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勸告
(1
分
)
;緊扣文題(
1
分),呼吁人們抓緊時間與父母交流(
1
分)。
5
.(
6
分)要求:能聯(lián)想
“
問
”
(溝通、交流)的經(jīng)歷,寫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實感,表達(dá)流暢。
6.
(3
分)傾聽媽媽講述我們過去的事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7.
事件:我游敦煌回來,和母親交談,意外得知母親曾抱著我走過安西的往事。(2
分)感悟:①我們極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卻忽視、厭煩了母親;②母親是最了解我們的人,最想要的真誠就在母親那里;③趁母親健在,抓緊時間和母親溝通交流。(3
分,答出兩點即可)
8.
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1
分),把母親關(guān)注我們比喻成老藝人打磨描繪精品(把“母親” 比喻成“老藝人”,把“我們”比喻成“精品”)(1
分),生動形象地(1
分)寫出了母親對我們的耐心培育(1
分)。
9
.(3
分)A
(指所產(chǎn)生的隔閡或缺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96995.html
相關(guān)閱讀:《下輩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閱讀答案
《魯迅自傳》節(jié)選 閱讀答案
怯懦 閱讀答案(廣東)
2004南京市中考閱讀《父親的斧頭》
《我與青春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