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高峰
①最近有兩條關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關注。一條是關于微博的“壞消息”,1
月31
日市場研究機構的最新報告顯示,
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新浪微博負增長接近40%
,騰訊微博更是可憐,以接近60%
的負增長排名墊底。另一條是關于微信的“好消息”,
1
月15
日,微信注冊用戶過3
億。
②那么,這是否就意味著微博“式微”,或者即將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什么是微博和微信以及二者的差異。
④微博,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博客,發(fā)的文章每篇不得超過140
字,通常來表達心情,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微信,是騰訊開發(fā)的一款用于手機端的應用軟件,可以聯(lián)系到你的手機聯(lián)系人和QQ
好友,發(fā)送語音圖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就傳播形態(tài)而言,微博更像是“大眾化”的“媒體”,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溝通工具。目前,騰訊微博用戶超過5
億,新浪微博用戶超過4
億,微信用戶數(shù)是3
億,且正在快速增長,微信用戶數(shù)量趕上微博的用戶數(shù)量似乎是遲早的事。兩者用戶總數(shù)差別不大,但從受眾面來看,微博的大眾傳播性質比微信更明顯。微博的受眾(粉絲)數(shù)量龐大,以新浪微博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絲數(shù)量,截止本文寫作時高達38267622
。動輒百萬千萬的受眾數(shù)量,足以使微博的傳播能力與傳統(tǒng)大眾媒體相抗衡。而微信目前還不具備大眾傳播的特點,微信的用戶是基于手機通訊錄、QQ
通訊錄等相對狹窄的好友圈形成的,盡管微信也可以通過“搖一搖”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與微博相比,微信的受眾面十分“狹窄”,粉絲數(shù)量也非常“可憐”。
⑥從用戶的體驗看,微博用戶更多把微博當做微型博客、個人門戶。一些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甚至將微博當成是“永不閉幕的新聞發(fā)布會
”,公開發(fā)布信息。而微信用戶大多將微信當做免費的語音電話來使用,只不過這種語音是略有延遲的。另外,因為用戶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單純和牢固,微信的內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較少探討宏觀的政治經濟、國計民生等“大”問題,其傳播定位在娛樂、個人展示等小眾層面。
⑦因此,目前微信無法取代微博。但將來兩者是否會融合,微博是否會像開心網(wǎng)等曾一度火熱的媒體或娛樂工具一樣被冷落,尚難以定論。也許融合是必然的,但新媒體的發(fā)展往往以我們意想不到的形態(tài)和結局出現(xiàn),究竟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
( 選自《青記者》,有刪改)
15
.通覽全文,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3
分)
16
.請結合具體內容,列舉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3
分)
17
.劃線句中“截止本文寫作時
”幾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2
分)
18.
試分析第
⑥
節(jié)中微博能成為“永不閉幕的新聞發(fā)布會”的原因(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5
.首先通過列舉生活中兩條消息來說明微博和微信的目前狀況;接著說明什么是微博和微信及二者的差異;最后猜測二者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3
分)
16
①列數(shù)字:
另一條是關于微信的“好消息”,
1
月15
日
億。
②作比較:
微博更像是“大眾化”的“媒體”,而微信尚不具備媒體形態(tài),更像是私人化的溝通工具。
③作詮釋:
微博,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博客,發(fā)的文章每篇不得超過140
字,通常來表達心情,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④舉例子:
微博的受眾(粉絲)數(shù)量龐大,以新浪微博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絲數(shù)量,截止本文寫作時高達38267622
(說出其中3
個即可每個1
分)
17
.不能刪去,“截止本文寫作時”表示時間限定,說明作者寫此文時姚晨微薄的粉絲數(shù)量是38267622
,(1
分)之后數(shù)量還會變化,如果去掉就和事實不符了,就不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
分)
18.
微博是“大眾化”的媒體,可以公開發(fā)布信息(2
分);微博可以探討宏觀的政治經濟、國計民生的“大”問題(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97008.html
相關閱讀:《聆聽植物的心聲 秦嶺》閱讀答案
《“情緒污染"也是病》閱讀
《有營養(yǎng)的食品添加劑》閱讀答案
《石頭王國??石頭寨》閱讀(貴陽市中考)
閱讀朱啟新的《筷子中的文化》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