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和《黃岡新建小竹樓記》
完成18
~21
題。(共12
分)
甲
文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
文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 ch
ǎng )
,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選自王禹?《黃岡新建小竹樓記》)
注釋:
①椽:chu
án
椽子架在屋頂承受屋瓦的木條。②刳:k
ū 削剔,挖空。③比屋:挨家挨戶④吞:容納。⑤丁。 zh
ēng
形容棋子敲擊棋盤時發(fā)出的清脆悠遠之聲。
⑥勝概:佳事,美景。
18
. 解釋下列詞語。(2
分)
、傥⑺谷耍
▲
②廟堂:
▲
③然則:
▲
④不可具狀 :
▲
⑤被:
▲
19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個劃線句子的意思。(5
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
分)
▲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3
分)
▲
20
.選出分析和理解錯誤的一項。(2
分)。
▲
)
A
.甲文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中的“或”字是一個表示推測的情態(tài)副詞。“或異二者之為”意即也許同上述兩種人的行為不同。因為作者對古仁人的心理,只是曾經(jīng)探求過、忖度過,這樣顯得語氣比較溫婉,并非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古人。
B
.
甲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互文見義的修辭方式,是說遷客騷人“喜”的原因不單是物,還有“己”;悲的原因不單是己,還有“物”。
C
.乙文作者以聲寫樓,以聲抒情,詳寫了在樓中可以領(lǐng)略到的種種別處無法領(lǐng)略的清韻雅趣。“遠吞”四句寫幽靜遼闊之景,“夏宜”四句言作者四季不同之感,“宜鼓琴”八句,述竹樓特有之趣。
D
.
作者極力渲染謫居之樂,把省工廉價的竹樓描繪得幽趣盎然,含蓄的流露出憤懣不平的心情。
21
.兩文都是作者被貶官之后所作,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文章加以說明。(3
分)
▲
參考答案:
18
、①如果沒有這種人
②宗廟和殿堂,指朝廷。,③不能全部描繪出形狀④被通“披”,披著。(
2
分。每詞
0.5
分)
19
、①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焚香靜坐,消除一切世俗的雜念。
這時,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罷了。
(意思對即可)
20
、
B
21
、范仲淹優(yōu)國優(yōu)民;王禹?隨遇而安、自得其樂。(
2
分。優(yōu)國優(yōu)民
1
分,自得其樂
1
分,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
1
分,意思對即可)
附:黃州新建小竹樓記(譯文)
黃岡地區(qū)盛產(chǎn)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工破開它,刮去竹節(jié)
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戶戶都這樣,
因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
我利用(那里的空地),蓋了兩間小竹樓,跟月波樓接通。(登上小樓)遠望山色一覽無余,平視江波,幽靜遼遠,(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降下驟雨最相適宜,會聽到瀑布的聲音;冬天飄著大雪最為適宜,(這時小樓)會聽到碎玉落地般的聲響。(這里)最適宜彈琴,琴聲和諧流暢;最適宜吟詩,詩韻清新絕妙,最適宜下棋,棋聲丁丁悅耳;最適于投壺,箭聲錚錚動聽。這些樂趣,都是竹樓給予的。
在辦完公事后的閑暇時間,披著鳥羽編織的大氅,戴上華陽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默坐,排除世俗雜念。這時,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罷了。等到酒醒之后,茶盡煙消,送走夕陽,迎來皓月,這也正是謫居生活中的快樂之處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9707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試語文題分類匯編??文言詞語辨析
《閻百詩天質(zhì)奇鈍》閱讀答案
《木蘭詩(節(jié)選)》《陳涉世家(節(jié)選)》《列子學(xué)射》閱讀及答案
《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閱讀答案(附翻譯)
《銀燭》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