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羹堯①鎮(zhèn)西安時,廣求天下才士,厚養(yǎng)幕中。蔣衡應聘而往,甚愛其才……征青海日,營次,忽傳令云:“明日進兵,人各攜板一片、草一束。”軍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溝③,令各將束草擲入,上鋪板片,師行無阻。番④人方倚此險,不意大兵驟至也。遂破賊巢。又征西藏時,一夜漏⑤三下,忽聞⑥疾風西來,俄頃即寂。急呼某參將,領飛騎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賊,果盡殲焉。人問其故,曰:“一霎而絕⑦,非風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此去⑧西南十里,有叢林密樹,宿鳥必多,意必賊來潛伏,故鳥群驚起也。”
【注釋】①羹堯:人名,清朝名將。②故:原因③塌子溝:淤泥深坑。④番:我國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⑤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⑥聞:聽到、呓^:消失⑧去:距離
【參考譯文】
羹堯鎮(zhèn)守西安時,廣泛尋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祿供養(yǎng)為幕僚。蔣衡應聘而來,羹堯非常愛惜他的才學……羹堯征伐青海時,一日升帳后,忽然傳令說: “明天出兵,每人各帶木板一塊、草一捆。”軍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到淤泥深坑,讓軍士把草束起來扔進坑里,上面鋪上木板,軍隊行進沒有阻礙。這個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為天險,不料大隊敵軍突然壓境。于是攻陷了敵人的巢穴。又一次征伐西藏時,一天晚上漏壺漏了三下時,忽然聽到強勁的西風刮來,片刻之后就停下來。羹堯匆忙喚來參將,帶300
匹快馬出營,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賊兵,果真全部抓獲。有人問她原因,羹堯說:“只是一剎那就停下來的,肯定不是風,而是飛鳥受驚振動翅膀的聲音。半夜鳥會飛出,肯定有人驚擾它。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樹林,棲息的飛鳥肯定很多,我判斷肯定是賊兵來埋伏,所以驚起鳥群來。”
【閱讀訓練】
1
.解釋
(1
)比:等到
(2
)方:正是
(3
)即:就
(4
)故:原因,緣故
(5
)絕:斷絕
(6
)去:距離
2
.翻譯
番人方倚此險,不意大兵驟至也。
番人正是依仗這一險阻,萬萬沒有想到大軍很快帶來了。
3
.羹堯善于用兵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1
)善于了解和利用戰(zhàn)地環(huán)境;
(2
)善于正確判斷敵情;
(3
)善于指揮部隊作戰(zhà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97080.html
相關閱讀:《岳陽樓記》《滕子京》比較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岳陽樓》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讀《陳太丘與友期行》閱讀答案附翻譯
《陳涉世家》閱讀答案
進士不讀《史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