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道明
⑴
在我看來,讀書可以分三個境界。
⑵
第一境界是馬克思、魯迅、顧準(zhǔn)式的讀書境界。他們讀書不僅為自己,更為天下。馬克思讀了書寫《資本論》,讓天下的有g(shù)eming
傾向的人生出實(shí)際的geming
理想;魯迅讀外國書譯外國書,有為中國人“盜天火”的神圣感;顧準(zhǔn)讀書研究希臘城邦式民主,試圖解開一些歷史悲劇的社會歷史根源。這個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偉人或哲人才能達(dá)到的。
⑶
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生動的例子是曹禺
1930
進(jìn)入清華大學(xué)后利用三的時間讀遍了清華園圖書館中從古希臘悲劇到奧尼爾的所有世界戲劇的經(jīng)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華園圖書館內(nèi)于
1934
寫成了《雷雨》。這種天才式的讀書境界,一般人也是難以企及的。
⑷
第三境界就是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里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個境界,我們自覺努力之后是可能達(dá)到的。重要的是,要“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理解為不要“死讀書”,這樣就能“會意”。讀書務(wù)求“會意”,清代有位詩人就說過,“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知味”與“會意”是一個意思。
“會意”可以有大小之別,概括言之就是能誘發(fā)惻隱之心等美好情愫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⑸
林語堂在《讀書的藝術(shù)》一文里發(fā)表了一個很好的見解:“我認(rèn)為一個人發(fā)現(xiàn)他最愛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識發(fā)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一個人必須在古今的作家中,尋找一個心靈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這樣他才能夠獲得讀書的真益處。一個人必須獨(dú)立自主去尋出他的老師來。”
⑹
我要補(bǔ)充的是,最好不是“尋找一個”,而是尋找?guī)讉。拿我自己來說,與我最貼心的作家,在中國古代作家里是陶淵明,在中國五四以來是馮至,在俄羅斯是契訶夫。
⑺
前幾我沉浸在契訶夫的文字里。他對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能讓我吃驚。契訶夫?qū)?ldquo;美的空費(fèi)”常生傷感之情。他有篇小說叫《美人》,寫的是主人公在窮鄉(xiāng)僻壤見到兩個美麗的姑娘之后生出的“惋惜美麗”的惆悵。去我在云南一個哈尼族的村寨看到一個美麗的姑娘,竟然也產(chǎn)生了“惋惜美麗”的念想。
⑻
但給我?guī)碜畲蟮?a href="http://www.yy-art.cn/yuedu/" target="_blank">閱讀愉快的中文書,還是五四以后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文學(xué)作品。讀朱自清的文章、王統(tǒng)照的文章、馮至的文章
......
你能愉快地感覺到你在讀很正直的、很厚道的、很有學(xué)問也很有靈性的人寫的文章。
⑼
巴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里說到契訶夫的人道主義時,寫了這樣一句:“現(xiàn)在我們有些文學(xué)作品缺乏契訶夫的善良”,我可以照著這個樣子說,現(xiàn)在我們有些文章缺乏朱自清的厚道。
⑽當(dāng)然,尋找自己能與之“會意”的作家時,可以將眼光放寬些。
⑾不要忽視并非文學(xué)界的作者的作品。實(shí)際上,文學(xué)界之外的人寫的文章往往是掛著作家頭銜的人未必寫的出來的。像演員于是之寫的《幼學(xué)記事》《祭母親》就是絕好的文章,像畫家吳冠中的文章篇篇可讀。
⑿不要忽視并非“大腕級”的作家的作品。實(shí)際上,所謂二流作家的有些作品是一流作家也未必寫得出來的。如果有人要我推薦抒情散文,我也許會向他推薦夏
?
尊的《白馬湖之冬》;如果有人要我推薦哲理散文,我也許會向他推薦李健吾的《切夢刀》;如果有人要我推薦學(xué)者散文,我也許會向他推薦梁遇春的文章。還是舉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寫長篇論文,寫劇評,起念寫散文、隨筆,是在讀了百花出版社出的《梁遇春散文選》之后。
⒀一個人不可能讀遍天下書,也沒有必要。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閱讀的局限性。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讀《七俠五義》之類的武俠小說,但我不讀,而且立志不讀武俠小說,因此我很可能與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選自
《教師博覽》,有刪改)
13
、請簡要概括作者提出的讀書三境界。(
3
分)
▲
▲
▲
14
、關(guān)于怎樣做到讀書的第三境界,作者給了我們哪些建議?請概括。(
3
分)
▲
15
、結(jié)合文中作者的論述,說說你對文中劃線句子的理解。(2
分)
▲
16
、關(guān)于文中的舉例論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2
分)
A
.舉曹禺博覽群書后才創(chuàng)作了《雷雨》,是為了證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種天才這種天才式的讀書境界,一般人也是難以企及的。
B
.舉自己在云南看到美麗姑娘產(chǎn)生“惋惜美麗”的念想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了契訶夫作品與自己“貼心”,對自己所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C
.舉自己讀了《梁遇春散文選》之后,由以前寫長篇論文,寫劇評,改寫散文、隨筆,是為了證明像梁遇春這樣雖非“大腕級”的作家作品,但對自己的影響也很大。
D
.舉小時候小伙伴好像都在讀《七俠五義》之類的武俠小說,但自己不讀,是為了證明自己與金庸先生的作品“失之交臂”,是沒有辦法的事。
17
、
作者說,讀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感到自己“在讀很正直、很厚道的、很有學(xué)問也很有靈性的人寫的文章”,在你學(xué)的關(guān)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春》《背影》中,有和作者一樣的體會嗎?試舉一例分析。(2
分)
▲
參考答案:
13
、
(3
分)即“為天下而讀書”、“天才式讀書”、“會意式讀書”。(一點(diǎn)1
分)
14
、(1
)不要“死讀書”;(2
)尋找?guī)讉與自己心靈契合的作家的書來讀;(3
)尋找自己能與之“會意”的作家時,可以將眼光放寬些。
(一點(diǎn)1
分)
15
、
(2
分)
就是在讀書的時候能領(lǐng)會作者所傳遞的一種美好與善良的情愫,獲得熏陶;(1
分)或在現(xiàn)實(shí)生活與之相類似的場景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得到心靈的契合、感悟)。(1
分)
16
、
(2
分)
D
17
、(2
分)示例:(1
)讀朱自清的《春》能從作者對春天各種圖景的贊美中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萬物的熱愛,(1
分)對田園牧歌式祥和寧靜生活的憧憬。(1
分)
(2
)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深深地體會到兒子對父親追憶與深厚的愛,(1
分)同時也有對少時不能很好地理解父親深沉的愛的遺憾與歉意。(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04401.html
相關(guān)閱讀:事物看上去怎樣,取決于你觀看的方式閱讀答案(綿陽中考)
《幸福的香氣》閱讀答案
《讀書不妨多一些“慢閱讀”》閱讀答案【江蘇省徐州市中考】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閱讀答案
波茲曼的詛咒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