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yáng)去。未幾,一鸛①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群鵲見而噪,若有所訴。鸛又“咯咯”作聲,似允所請。鸛于古木上盤旋三匝②遂俯沖鵲巢銜一赤蛇吞之。群鵲喧舞,若慶且謝也。蓋二鵲招鸛援友也。
【注釋】①鸛(gu
àn
):一種較兇猛的鳥。②匝(z
。喝Α
19.
給文中畫線部分?jǐn)嗑,停頓處用“|
”劃開。(限斷三處)(3
分)
鸛 于 古 木 上 盤 旋 三 匝 遂 俯 沖 鵲 巢 銜 一 赤 蛇 吞 之。
20.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4
分)
⑴悲鳴不已(
)
⑵集古木上(
)
⑶俄而揚(yáng)去(
)
⑷蓋二鵲招鸛援友也(
)
21.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未幾,一鸛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
22.
結(jié)合下面的材料,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說說你從中得出的看法。(4
分)
材料鏈接(一):唐朝上元間,華容縣有一頭大象,來到一戶農(nóng)家的院子里臥下。它的腳掌扎進(jìn)了木刺,這家人幫它取了出來。大象伏下身子讓人騎著,走進(jìn)深山里,用鼻子刨開土,取出數(shù)十根象牙來報(bào)答他們。
材料鏈接(二):《人民網(wǎng)》報(bào)到:
1
月初,一位85
歲老人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在地上躺了近20
分鐘,臨街商鋪和街上眾多圍觀者,無一人上前扶人,怕扶起來要負(fù)責(zé)賠錢。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9.
(
3
分)鸛
于
古
木
上
盤
旋
三
匝
|
遂
俯
沖
鵲
巢
|
銜
一
赤
蛇
吞
之。
20.
(
4
分)
⑴停止
⑵棲息、聚集
⑶一會兒
⑷原來是
21.
(
2
分)
不一會兒,一只鸛從空中飛來,發(fā)出“咯咯”的聲音,兩只喜鵲也跟隨在它后面。
22.
(
4
分)無論是文章中的還是材料(一)里的動物,尚且都知道知恩圖報(bào)(文中有“群鶴喧舞,若慶且謝也。”),而反觀我們的行為卻是如此冷漠,因此我們應(yīng)該要讓扶危濟(jì)困,尊老愛幼,樂善好施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張名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05262.html
相關(guān)閱讀:《飽而知人之饑》閱讀答案(附翻譯)
《北人食菱》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鄭人買履》 《刻舟求劍》比較閱讀及答案
送東陽馬生序 閱讀答案(廣州)
《鄒忌諷齊王納諫》《賈誼傳》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