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的地理教師在一起群聊時,有的教師提及“有的用湘教版,有的用人教版,哪個版本好?”。從全國范圍看,有人教版、中圖版湘教版、粵教版、蘇教版等沒的版本,我覺得用“百花齊放”來形容我國的地理教科書,并不過分。
雖說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各有特色,但它們有個共同點:以新課標為依據,充分體現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落實地理課程內容標準的各項要求,使地理教科書成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基本的教學資源。
“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同一版本的教科書”都是靜態(tài)的,它們的內涵需要教師深刻去挖掘。因為地理課程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教師怎樣把靜態(tài)的書中圖片和文字展示給學生,其中不僅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以及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更要關注學習方法養(yǎng)成的“過程與方法”。
例如在人教版八下《西部開發(fā)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yè)”的“綠洲特色產品”的學習中,教科書只是給了三幅圖片和相應的文字介紹。(如圖)
記得在當時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考慮到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看圖說話的能力,而且本段也沒有難懂的地理原理,所以放開手,讓學生們自己去學習和表達。而我則準備根據學生們的表現進行評價——例如:能否提出地理問題?能否通過閱讀地圖或圖片獲取信息?能否將地理信息資料恰當歸類?仍記得當時學生們的熱情高漲,在分組討論后選派代表上臺當老師,進行了角色表演。有的用了“因為---所以”的關聯詞(因為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積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別甜),有的分門別類(開個新疆特色產品展銷會,紅色系列──西紅柿、石榴、枸杞等,白色系列──棉花等),有的用了講授法(采用了看圖片時進行解說的介紹方式)。課堂上其樂融融,甚至還有學生說將來要到新疆親自去看看。
幾年后回母校的學生與我談起當年的學習時,這段往事也被提及?磥懋敵醯慕虒W的確影響了一些學生。實踐證明,學生喜歡這種方式,但教師不能使其“泛濫”,要“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在二十一世紀的地理教學中,我們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推出不同版本的教科書,留給教者更多的選擇。我相信在全國各地,各自教學崗位中的教師們,正在用百花齊放的教科書,進行著精彩紛呈的教和學活動!叭诵校赜形?guī)熝!毕M夷茉诮酉聛淼牡乩斫處煹慕虒W大討論中,繼續(xù)向專家和優(yōu)秀教師們學習,提高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51670.html
相關閱讀:小地名大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