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題。(共13
分)
【甲】
蔣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鬃釉唬“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選自柳宗元《捕蛇者說》)
【乙】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wù)民于農(nóng)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廩:米倉。),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選自晁錯《論貴粟疏》)
1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
)君將哀而生
之乎
(
▲
)
(2
)又安敢毒
耶(
▲
)
(3
)人情一日不再
食則饑
(
▲
)
(4
)備
水旱
(
▲
)
14.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
分)
(1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
(2
)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
15.
甲乙兩文都封建社會的官員針對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狀寫的文章,他們的寫作目的各是什么?他們的寫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
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處:
▲
16.
仔細閱讀乙文,談?wù)勔椅牡淖髡呷绾问巩?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接受自己的觀點的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3.(4
分
)
(
1
)使……活下去(
2
)怨恨
(
3
)兩次、兩頓
(
4
)防備
(答對一個給
1
分)
14. (4
分)
(1
)
如果我不做這個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向”、“病”
譯錯一個扣1
分)
(
2
)國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墻,深險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殘酷的刑罰,還是不能禁止他們。(“雖然”、“池
”
譯錯扣
1
分)
15.
(
1
分)甲文: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話回答)
(
1
分)乙文:希望統(tǒng)治者“務(wù)民于農(nóng)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
(
1
分)相似處:希望統(tǒng)治者能減輕老百姓的負擔(dān),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維護國家統(tǒng)治。
16.
作者從反面指出其危害:認為百姓生活貧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務(wù)農(nóng),不從事農(nóng)業(yè)就不能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不能定居就會離開鄉(xiāng)土,輕視家園。(即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
1
分);當(dāng)百姓饑寒交迫時,就顧不上廉恥了,什么事都會干。(即百姓不能遵紀守法)
(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17576.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教版語文七級上期期末復(fù)習(xí) 文言文閱讀
比較閱讀“包拯”“李恂”附答案
“《游西山十?》之記一”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恭從會稽還》閱讀答案
陳堯咨善射,百發(fā)百中 閱讀答案(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