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讀書,就應該拿起書來,一字一句地認真讀下去,為什么會有空喊的呢?
②
空喊讀書的,可能有幾種人:第一種人因為自己沒有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坐不住,安不下心,讀不下去,但是又覺得讀書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種人因為有一些誤解,以為拿起書來從頭到尾讀下去,就會變成讀死書,所以還不敢也不肯這么做,于是也變成了空喊。第三種人因為太懶了,不愿意自己花時間去讀書,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訣,不必費很多力氣,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識,所以成天叫喊要讀書,實際上卻沒有讀。
③
對這三種人還要有所區(qū)別,采取不同的辦法給以幫助。
④
最難辦的是懶病太深的人。這怎么辦呢?惟一的辦法是要促使他痛下決心,勤學苦讀。雖然不必采取什么“
以錐刺股”
那樣的辦法,但是,也要有相當?shù)陌l(fā)憤之心,否則是一事無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學苦讀了。那末,有時候才能可能達到“
豁然開朗”
的境界。蘇東坡讀書過目不忘,然而他在翰林院讀《阿旁宮賦》時,反復讀到四更天。旁人覺得他過于辛苦,他卻不覺倦意。樂在其中。王羲之的書法名揚天下,這與他幾十如一日的刻苦練習密不可分。
⑤
( ),按照懶人的想法,卻很可能不從勤學苦讀上著眼。他也許會想到:那么,現(xiàn)在能不能請一位科學家,發(fā)明一種神奇的辦法,比如對人腦用注射針之類,對人腦進行注射來代替讀書呢?到那時候,打一針或者吃一服藥,就能吸收多少部書。這么一來,只消一個早上就能培養(yǎng)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和專門人才,豈不妙哉!
⑥
當然這只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
⑦
是不是一字一句從頭到尾地讀書,又會被批評為讀死書呢?絕不會的。我們主要反對讀死書主要是指那種目的不正確的而言。并非說:認真讀書都是讀死書。其實,有許多人根本還沒有讀什么書,完全說不上什么讀死書或者讀活書的問題。
⑧
有人老愛高談闊論。什么事也沒有做起,先要談論個不休。有人成天在訂計劃,開書目,請人講讀書方法,在許多場合都很熱心地泛論讀書的重要性,如此這般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費的這些寶貴時間,放在老老實實的認真讀書上面,也許可以得益不淺。
⑨
一句話,讀書不要空喊,到處叫嚷毫無用處。你覺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識,就趕快到圖書館去找有關的書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時間,老老實實地從頭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讀下去。日積月累,就能讀好多書,掌握好多知識。舍此以外,別無路子可走。(有刪改)
15
.下面最適合填入第⑤
段括號中的一項是( )。(2
分)
A
、所以 B
、可是 C
、總之 D
、于是
16
.閱讀第②
段,作者針對 、 和 ,這三種人提出了“
不要空喊讀書”
。(6
分)
17
.第④
段中使用王羲之的事例是否恰當?闡明你的理由。(3
分)
18
、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 段和第 段之間最合適,
理由是 (4
分)
至于那種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定決心坐下來,很快就能養(yǎng)成習慣,這種人的毛病最輕,最好治。
1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3
分)
15. (2
分)B
16. (6
分)
缺乏讀書習慣 怕讀死書(
不敢也不肯讀死書) 懶惰
17. (3
分)
不恰當。本文是針對“
讀書”
展開論證,本段的事例也應該圍繞讀書,王羲之雖然勤學苦練,但是練書法,
而非讀書。
18. (4
分)⑧⑨
文章針對三種人展開議論,從最難辦的人寫到最好治的,段落間是從主要到次要的關系,所以應該放在第二種人之后。
19. (3
分)
要一字一句認真讀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21153.html
相關閱讀:《把憤怒變成葡萄園》閱讀答案
《知識的責任 羅家倫》閱讀答案
閱讀《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附答案)
為自己留一道縫隙 閱讀答案
《中國式過馬路》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