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
①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
貓熊”
,意即“
像貓的熊”
,也就是“
本質(zhì)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
。嚴格地說,“
熊貓”
是錯誤的名詞。這一“
錯案”
是這么造成的:新中國成立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jīng)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
貓熊”
兩字?墒牵敃r報刊的橫標題習慣于自右向左認讀,于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
貓熊”
誤寫為“
熊貓”
。“
熊貓”
一詞經(jīng)媒體廣為傳播,說習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了。于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
貓熊”
為“
熊貓”
。
②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
貓熊”
,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③
后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為什么呢?據(jù)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后來,由于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yǎng)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
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
~20
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fā)現(xiàn)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的動物。
④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與季節(jié)關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
米
米
⑤
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fā)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chǎn)一仔,有時可產(chǎn)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體重
公斤
.1
~0
.
公斤
⑥
正因為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現(xiàn)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shù),估計只有1000
只左右。
⑦
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tài)可愛,數(shù)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
萬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幾百萬來的形態(tài)構(gòu)造變化不大,現(xiàn)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貓有著“
活化石”
之稱。
(選自葉永烈《國寶——
大熊貓》,有刪節(jié))
1
、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據(jù)
③
~
④
段的內(nèi)容,把下面的空缺處填寫完整。(3
分)
大熊貓的性情與繁殖
大熊貓珍貴的原因
2
、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去掉后,對原意影響不大的一項是(
)(3
分)
A
.嚴格地說,“
熊貓”
是錯誤的名詞。
B
.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
~20
公斤竹子。
C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與季節(jié)關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
米
D
.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左右時間。
3
、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請寫出大熊貓有“
活化石”
之稱的原因。(4
分)
答:
參考答案:
1
、大熊貓的飲食習慣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生活習性)
2
、 D
3
、大熊貓是有
300
萬歷史的古老動物,幾百萬來,它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變化不大;對研究古代哺乳動物有珍貴的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21846.html
相關閱讀:《電子商務》閱讀答案
(2015?揚州中考)《方塊漢字前途之爭》閱讀答案
《不是苛求》閱讀答案
《逐夢》閱讀答案(?宜昌市中考)
科學不怕挑戰(zhàn)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