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①,綠陰照人②,置一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③;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④,冬冬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影零亂⑤,豈非天然圖畫乎
!
凡吾畫竹,無所師承⑥,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釋:①新篁(
hu ng
)初放:新竹剛剛長高。②綠陰照人:綠色的竹蔭照上人身。陰,同“蔭”。③窗欞
(l ng)
:窗上雕花的窗格。④凍蠅:秋冬受涼的蒼蠅。⑤于時:那時,當時。⑥師承:受過老師指教,有相承的師法。
(二)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技密葉之間。胸中勃勃①,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③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④哉
!
導讀:《題畫二則》用兩篇小短文將作畫的真諦淋漓盡致的揭示出來。“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
注釋:①勃勃:旺盛貌。這里解作情感沖動,畫意突發(fā)。②倏
(sh )
:忽然,迅速地。變相
:
樣子改變。③意在筆先:作畫、作文,在下筆之前先立意,先構思。④云乎:語末助詞。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
置一榻其中
(
)
2.
無所師承( 。
3
.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 )
4
.趣在法外者( 。
二、翻譯
1.
于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意在筆先者,定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二則短文談到了“眼中之竹”、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
四、作者通過這兩則短文告訴我們“師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
題畫二則
(
一
)
我家有兩間草屋,屋子南面種竹子。夏天,新竹叢生,綠色的竹蔭照在人身上,在竹園中間放個竹榻,十分陰涼舒適。秋冬之際,取來圍屏的骨子,截去兩頭,橫放窗上作為窗格,用均勻潔白的薄紙糊上。風和日暖的日子,受凍的蒼蠅碰在窗紙上,咚咚地像敲小鼓。這時,窗紙上映出二片零亂的竹影,豈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嗎
!
凡是我畫竹子,并沒有老師傳授,大多得之于紙窗與白壁上、日光與月影中罷了。
(
二
)
清秋住旅舍中,早起看竹,煙光日影霧氣,都浮動在竹子的疏枝密葉之間?戳诉@樣的詩境,胸中突突地就生出了畫竹的興致。其實胸中設想的竹,并不是眼里看到的竹。因此我磨好墨、伸開紙,落筆忽然又作出另一番圖像,手里畫出的竹又不是胸中設想的竹子了?偟恼f來,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生,這是確定的法則;可作品出現(xiàn)的情趣卻超出了法則之外,這是精妙的靈感啊。豈止作畫是這樣呢
!
一、
1.
放
2
.沒有什么
3
.都
4
.情趣
二、
1.
這時窗紙上映出一片零亂的竹影,豈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嗎
?
2
.作品的立意在落筆之前產生,這是確定的法則。
三、“胸中之竹”
“筆中之竹”
四、有實際觀察能力,在豐富的生活基礎上加以藝術的醞釀與提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35350.html
相關閱讀:“南宮適問于孔子曰”閱讀答案
(?江蘇省徐州市)《許金不酬》閱讀答案
韓非子?說林上 閱讀答案(湖南湘潭市)
《元龍高臥》閱讀答案(附翻譯)
《多多益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