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16
題。(
12
分)
①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不論是在茫茫暮色之中,還是在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團的巖洞里, 它都能穿梭般飛來飛去,從不會撞在什么東西上。蚊蟲如果不迅速逃跑,想憑借黑暗隱身,那它一定逃脫不了被吃掉的命運。這是因為蝙蝠有一雙特別敏銳的夜視眼嗎?不是的。因為即使將其雙眼完全封死或弄瞎,蝙蝠仍能自由自在地飛翔。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人們終于搞清楚,蝙蝠的視力是很差的,它之所以有接近于“明察秋毫”的本領,是因為它有一套優(yōu)異的“回聲定位”的聲納系統。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發(fā)明的聲納,是海軍偵察潛水艇的有效裝置,后來又應用在測量海深、探測魚群等方面。聲納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它是英文縮寫字的音譯,愿意是“聲音導航和測距”。蝙蝠也生有類似的天然聲納系統,它比人造聲納更小巧,性能更優(yōu)越。
③蝙蝠的喉嚨可以發(fā)出很強的超聲波,通過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發(fā)射出來。當遇到物體時,超聲波便被反射回來,蝙蝠的耳朵聽到回聲,就能判明物體的距離和大小,是食物還是敵人,或是障礙物。我們把這種根據回聲探測物體的方式,叫做“回聲定位”。蝙蝠的耳朵很大,內耳特別發(fā)達,能夠接收頻率很高的超聲波和低密度的回聲。令人吃驚的是,它們竟能在一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0
組回聲,同時也發(fā)出同一數目的超聲波。蝙蝠聲納的分辨本領很高。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線織成的網,并能根據網洞大小而收縮兩翼敏捷穿過。它能把昆蟲反射的聲信號與地表、樹木等反射的聲信號區(qū)分開來,同時探測出幾個目標的形狀、外貌和位置。它能區(qū)分十字形與圓形物體,能區(qū)分是蟲子還是紙片。更令人驚嘆的是, 它們能做到這些,靠的只是分析其微弱的回聲,那些回聲甚至用極靈敏的人造微音器也收聽不到。蝙蝠聲納的抗干擾能力也特別強。即使人為地去干擾蝙蝠,哪怕干擾噪聲比它發(fā)出的超聲波強一二百倍,它仍能有效地工作。千萬只甚至上億只蝙蝠同住一個巖洞,它們都使用聲納,但互不干擾。而人造聲納,卻難于排除聲波折射和水下反響的干擾,抗噪聲能力比蝙蝠差了很多。而且,蝙蝠聲納系統最多也不過幾克重,它的小巧程度真要使上百千克笨重的人造聲納或雷達的設計者們瞠目結舌了。
④正是憑著這獨特的本領,蝙蝠在捕食昆蟲時,有著驚人的靈活性和準確性,有時一分鐘之內竟能捕食十幾只蚊子,簡直可以做到“無一漏網”。
13
、揣摩第①段中畫線的句子,完成①②小題。(
3
分)
它都能穿梭般飛來飛去,從不會撞在什么東西上。
①這句話說明蝙蝠飛行的哪兩個特點?
a b
②該句表意很準確,你認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
b
特點?
14
、文中第③段畫線句使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請在本段中再找一例。(
3
分)
15
、下列各項中的例句與前面的概括不一致的一項是(
3
分)
A.
體積小
“蝙蝠聲納系統最多也不過幾克重”
B.
速度快
“能在一秒鐘之內捕捉和分辨
250
組回聲”
C.
區(qū)分準
“能區(qū)分十字形與圓形物體,能區(qū)分是蟲子還是紙片”
D.
抗擾強
“耳朵聽到回聲,就能判明物體的距離和大小”
16
、下面有關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本文主要說明了蝙蝠有一套優(yōu)異的“回聲定位”的聲納系統,從而使它具備夜間飛行和捕食昆蟲的獨特本領。
B.
第③段中“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線織成的網,并能根據網洞大小而收縮兩翼敏捷穿過。”一句主要是為了說明蝙蝠反應敏捷這一特點。
C.
第②段用人造聲納與蝙蝠的天然聲納作對比,是為了突出后者更小巧,性能更優(yōu)越。
D.
第③段中介紹蝙蝠回聲定位的過程是:發(fā)射超聲波→超聲波被反射→接收回聲→分辨物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43771.html
相關閱讀:說明文閱讀《方言》
多彩芬芳的花朵 閱讀答案
哈爾濱老火車站 閱讀答案(黑龍江哈爾濱)
《氦?3??人類未來的新能源》閱讀答案
《能源科學的奧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