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14
分)
【甲】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來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垂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節(jié)選(袁宏道《滿井游記》)
【乙】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
節(jié)選(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棹(zh
ào
),櫓,這里指劃船。②東阿王,即三國時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寫《洛神賦》中人物。
9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2
分)
(1
)徒步則汗出浹
背
(2
)從武林門而西
10
.跟例句中的“
于”
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
例句:冷光乍出于
匣也。
A
.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B
.皆以美于
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C
.舜發(fā)于
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
.告之于
帝。(《愚公移山》)
11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
分)
(1
)如倩女之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
)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
12
.從全文看,【甲】第①
段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第②
段從哪些方面寫滿井春色?(3
分)
13
.【甲】【乙】兩文,在描寫景物時中都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舉出一例加以分析。(3
分)
參考答案:
9
.
(
2
分)
(1
)
濕透
(2
)向西。(每小題1
分,意思對即可)
10
.(2
分)C
.從,在。(A
.被
B
.“
比”
D
向)
11
.
(
4
分)
(1
)
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fā)髻一樣。(
2
)這時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眼前美景),卻終不可得。(每小題
2
分,意思對即可)
12
.(2
分)
欲揚先抑。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們。(每點
1
分,意思對即可)
13
.(
3
分)
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
分)示例一:【
甲】中“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示例二:
【乙】中 “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
寫出了西湖的嫵媚與迷人。(修辭
1
分,例句
1
分,分析
1
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43884.html
相關閱讀:《魯人身善織屨》閱讀答案
“曹瑋久在秦中,累章求代”閱讀答案【?湖北省武漢市中考】
《鄒忌諷齊王納諫》“帝堯者,放勛”比較閱讀及答案
《智犬破案》閱讀答案附譯文
《送東陽馬生序》顧炎武《與友人書》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