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國
(
1
)胖石匠十五歲就跟著師父跑江湖。
(
2
)后來,同行都不干了,只有胖石匠還干著。他實在丟不下自己的手藝。。
(
3
)夏天的早上,胖石匠早早地起,光著膀子,坐在院中心,左手的斧鑿一會兒是尖的,一會兒是扁的,一會兒又換成弧形,右手的鐵錘適時地敲上幾下,石頭就聽話地有了點、線或圓弧。不久,太陽照到身上了,胖石匠就轉到東墻根。下午,再轉到西墻根。等西墻的影子舔舐到東墻根了,胖石匠又回到院中心。偶爾,胖石匠會舉起鐵錘砸向自己的脊背,頭也不回,只聽見“啪”的一聲,一只蒼蠅或蚊子的尸體就爛泥一樣粘在他古銅色的脊背上。
(
4
)胖石匠對手藝要求嚴。一件石器出來,只要他認為有缺陷,就立即砸碎。因此,胖石匠的石器件件是精品,石磨、石舂等普通物件也有人爭相購買。往往,來人問:“這個多少錢?”胖石匠頭也不抬:“我侍弄它花了七天,七天的茶水值多少你就給多少!
(
5
)當胖嬸發(fā)現(xiàn)這些人低價甚至不花錢從這兒弄走的石器到城里一轉手就是一個令人吃驚的價錢時,就不讓他再賣給這些人,要自己到城里賣。胖石匠說:“何苦?有人為錢,有人為面子,我只為手藝!
(
6
)胖石匠人長得胖,做事又慢騰騰,于是大家就叫他彌勒佛。胖石匠很受用。
(
7
)這一,胖石匠足不出院雕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彌勒佛,圓頭亮頂,慈眉善目,笑口大開,項掛念珠,坦胸露乳,大腹雍容。這石像很是神奇:就在來人一邊贊嘆“好一個彌勒佛”一邊繼續(xù)里走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那石像又不是彌勒佛了,而是胖石匠自己。到跟前細細看,石像上唇“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事”幾個隸書小字清晰可見,排列工整。于是說:“也給我弄一個彌勒佛吧,要多少錢你開口!迸质趁蠖瞧,笑著對來人說:“你啊,滿腦子都是錢,不行!”
(
8
)胖石匠常常端把椅子坐在石像旁,陶陶然。一天,五歲的孫子說:“爺爺,你怎么不再雕一個自己呢?”
(
9
)胖石匠覺得很在理,就決定再雕一尊遠看是自己,近看是彌勒佛的石像。
(
10
)胖石匠對這尊石像的要求更嚴了,嚴得半里整好了幾個毛坯卻只因對某一鑿不滿意而棄掉。直到第二秋,石像快完工了,只剩下文字還沒雕上。看著每一鑿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石像,胖石匠拿鑿的手竟然微微顫抖。
(
11
)這次,胖石匠要在石像肚臍四周雕“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人”幾個字。三天后,還有最后三個字了,
胖石匠不禁激動起來
。
(
12
)當發(fā)現(xiàn)“容”字下的“口”被雕成“曰”的時候,胖石匠傻了。等回過神,他想砸,卻下不了手。胖嬸更是拼命攔著。
(
13
)胖石匠沒辦法,開始怨恨自己,罵自己那一刻為什么要激動?為什么舍不得一錘砸掉?現(xiàn)在為什么更舍不得砸……
(
14
)胖石匠病倒了。
(
15
)胖嬸勸他:“你啊,不是彌勒佛嗎?彌勒佛什么都能容,你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一筆之誤呢……”
(選自《小小說月刊
(
上
)
》
第
3
期,有改動)
1
.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說說胖石匠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4
分)
2
.第(
7
)段胖石匠完美地雕成了第一尊彌勒佛,揣摩作者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情節(jié)?(
5
分)
3
.閱讀第(
11
)段畫線句,發(fā)揮想象,試將胖石匠當時的心理描寫出來。(不超過
60
字)(
5
分)
4
.文章結尾胖嬸勸說胖石匠的話意味深長,請你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4
分)
參考答案:
1
.一生不為錢,只為手藝,對自己的托精準求精同,對自己雕刻石像要求嚴苛,追求完美。
2
.表明胖石匠雕刻手藝的精到。這一情節(jié)也為下文胖石匠決定再雕一尊不同的彌勒佛石像作鋪墊,推動故事向前發(fā)展。
3
.只剩最后三個字了!刻完這三個字,這尊代表我最高水平的石像就要完成了!我一定要認真細致,不能出一點兒差錯!它一定是最完美的!!這就要成功了!
4
.胖石匠對生活中的人事都能很寬容,唯獨在托上對自己十分嚴苛,容不得一丁點兒差錯,追求托的絕對完美,難免對自己過于苛難。胖嬸的這段話是勸說胖石匠不要太苛求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3006.html
相關閱讀:《賣豆?jié){的孩子》閱讀答案
《小善大用》閱讀答案
映山紅 閱讀答案
《甜甜的泥土(黃飛)》閱讀答案
百合獻誰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