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
18—19
題。(共
7
分)
①去底美國大使館公布
PM2.5
的數(shù)據(jù)引起了國人熱議,一時間專業(yè)術(shù)語“
PM2.5
、
PM
PM2.5
究竟指的什么?它對人類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②首先要了解的一個詞是“
PM
”。
PM
是“顆粒物質(zhì)”的縮寫,
PM10
代表直徑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懸浮顆粒,被稱為粗顆粒物;
PM2.5
指直徑小于
2.5
微米的懸浮顆粒,也被稱為細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fā)絲粗細的
1/20
。
③在現(xiàn)代城市里的眾多污染物來源中,顆粒污染物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來源。一般而言,粒徑
2.5
微米至
10
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而
PM2.5
產(chǎn)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fā)電、工業(yè)生產(chǎn)、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jīng)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如機動車尾氣、燃煤等。有數(shù)據(jù)表明,上班高峰期汽車尾氣排放能迅速提高空氣中
pm2.5
的含量。也有專家指出下午
2
點至
4
點,屬于
pm2.5
濃度最低的時段。
Pm2.5
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
PM2.5
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zhì)量的影響更大。
④現(xiàn)代醫(yī)院證明,含有高濃度超細顆粒(
PM2.5
)和大顆粒
(PM10)
的空氣會對人體會產(chǎn)生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傷害。直徑大于
10
微米的顆粒通常不會進入人體的肺部,因為我們的呼吸器官可以對他們進行有效的過濾和阻攔,它們只會對我們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潛在威脅。粒徑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也可能被鼻腔內(nèi)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
PM2.5
除了【甲】本身對人體呼吸系統(tǒng)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外,它還【乙】能侵入人體肺部,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為粒徑在
2.5
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
(PM2.5)
,不易被阻擋,并且攜帶細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可抵達細支氣管壁,并干擾肺內(nèi)的氣體
交換,引發(fā)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
PM2.5
對空氣質(zhì)量和能見度有更大影響。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顆粒物卻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使藍天消失,天空變成灰蒙蒙的一片,這種天氣就是灰霾天。雖然空氣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物均能降低能見度,不過相比于粗顆粒物,更為細小的
PM2.5
降低能見度的能力更強。當顆粒物的直徑和可見光的波長接近的時候,顆粒對光的散射消光能力最強。可見光的波長在
0.4-0.7
微米之間,而粒徑在這個尺寸附近的顆粒物正是
PM2.5
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
PM2.5
是灰霾天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8.
閱讀第④段,說出畫線的【甲】【乙】兩個語句的位置不能調(diào)換的三條理由(
3
分)
19.
閱讀下面材料,分析他們的鍛煉是否合適?請借助文章中的相關(guān)知識說明理由。(
4
分)
【材料】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意鍛煉身體,尤其是退休人員,常常選擇在早上七八點或晚飯后七點左右
去戶外鍛煉身體,或是馬路邊遛彎兒,或到立交橋下扭秧歌。
答案(共
7
分)
18.
答案要點:【甲】【乙】兩個語句不能調(diào)換位置,其一,【甲】句與前文的顆粒污染物對呼吸系統(tǒng)的傷害有關(guān);其二,【乙】句與后面
pm2.5
對人體肺部的嚴重危害有關(guān);其三,【甲】【乙】兩句之間有遞進關(guān)系,調(diào)換后與原意不符。(共
3
分,每個要點
1
分)
19.
答案示例:他們的鍛煉不合適。鍛煉時間選擇在上班高峰段,鍛煉地點選擇在馬路邊立交橋下,此時汽車尾氣排放量大,此地道路揚塵多,導致空氣中
pm2.5
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影響大,所以不適合鍛煉。(共
4
分。
“
不適合
”1
分;
“
時間和地點
”
的選擇
1
分;分析
2
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3056.html
相關(guān)閱讀:銀杏 閱讀答案
福建福州中考散文閱讀《海光》附答案
《小土豆的華麗轉(zhuǎn)身》閱讀答案
《艾在端午(8分)》閱讀答案
閱讀《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