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寓言《自相矛盾》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音 y ǖ,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音y
ǖ,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
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譽之曰(稱贊) B.
于物無不陷也(穿透)
C.
吾矛之利(好處) D.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句首發(fā)語詞)
2.
“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
3.
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來推銷你的“矛”和“盾”?
4.
學習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1.C 2.
因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絕對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圓其說,處于尷尬局面,無法回答。 3.
示例:賣矛的時候,可用一個質(zhì)量不如自己的矛的產(chǎn)品加以比較,賣盾的時候用同樣的方法加以比較,這樣既可以試出自己矛的好處,也能比較出自己盾的質(zhì)量。 4.
說話、做事都要認真考慮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觸,產(chǎn)生矛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3136.html

相關(guān)閱讀:“項羽 烏江自刎”閱讀答案
《人琴俱亡》學案
《小石潭記》《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比較閱讀答案
《鯀①禹治水》閱讀答案
《馬說》《毛遂自薦》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