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記曰:
“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十許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
”
所謂叁峽,此其一也。山松言:
“
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秀峰,奇構(gòu)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xì)庵。仰矚俯映,彌?xí)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dāng)驚知己於千古矣。
”
譯文:宜都記寫道:
“
江水從黃牛灘向東流入西陵界到峽口有一百多里,山勢(shì)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紆回。兩岸高山重重地遮擋著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陽和月亮的;岸上的絕壁有的高達(dá)千丈,壁上的石頭的顏色和狀態(tài),有很多類似某種什么東西的形狀。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鳴叫的聲音非常清厲凄婉,在山谷間回響著,清越不絕。
”
(人們)所稱的
“
三峽
”
,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說:
“
常常聽說峽中的水流很快,書本記載以及口頭傳說都用登臨此境令人恐懼相勸告,還沒有人稱贊山水美麗。到我來實(shí)地登臨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別欣喜,才相信耳聞不如親眼所見。那層疊的山崖、秀麗的山峰,奇特的結(jié)構(gòu),異常的形狀,確實(shí)很難用言辭來敘說。山林里樹木聳立,繁榮茂盛,竟在云氣的外面。抬頭欣賞高山遠(yuǎn)樹,俯身觀看江中倒影,愈熟悉這風(fēng)光愈感到美好。留連了兩晚,還沒察覺忘了返回。(我)親眼看見親身經(jīng)歷的,(還)沒有過。已從中高興地欣賞到了這種奇特的景觀,是山水有靈氣,也該驚喜千古以來終于遇到知己了!
”
1.
解釋加點(diǎn)的字
(
1
)
.
自黃牛灘東
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
東
:
向東
(
2
)
.
悉
以臨懼相戒
悉
:
(全
,
都
)
(
3
)
.
始
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
始
:
(才
)
(
4
)
.
彌
習(xí)彌佳
彌
:
(越
,
更加)
2.
上文直接抒發(fā)了作者親臨
“
此境
”
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可用文中的哪兩個(gè)字來概括?(欣然)
3.
根據(jù)畫線句,寫出一個(gè)你所聯(lián)想到的古詩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
,
輕舟已過萬重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5204.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存審出于寒微”閱讀答案及翻譯
《司馬光砸缸》閱讀答案
《海瑞清廉》閱讀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dǎo)讀《臨江之麋》閱讀答案附翻譯
《酒泉子 潘閬》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