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烏鎮(zhèn)是一枝蓮,東柵、西柵、南柵、北柵是它張開的花瓣。東柵因為天光和煙火氣盛,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銀粉色的。西柵呢,它被不絕的流水環(huán)繞著,那層層疊疊的樓臺水閣,迷宮似的灰街長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氣象,似乎你輕輕一推,它們就會啟航。這片輕靈的花瓣,就是燭白色的了。
②
來烏鎮(zhèn)的,不僅僅是人,還有白鷺、云朵、晨霧。與它們比起來,依賴車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動啊。白鷺來,乘著清風,扇動著絲綢一樣的翅膀,倏忽間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們思念身下這片枕河人夢的人家了,從天宇的某個角落出發(fā),且歌且舞,飄飄灑灑,也是說到就到了。比起白鷺和云朵,晨霧不是遠客,它們就棲息在烏鎮(zhèn)縱橫交織的水澤深處。只要它起了頑皮,就一哄而起,縛住太陽,把人間幻化為海市蜃樓,霸氣十足地做這世界早晨的皇帝。
③
我在烏鎮(zhèn),住在西柵。西柵由十二座小島組成,所以進出西柵,須乘坐渡船。到烏鎮(zhèn)時已是晚上九點,江南的雨淅淅瀝瀝下著,好像烏鎮(zhèn)這個素服女子忙活了一天,正在做安寢前的沐浴。從西柵的碼頭登船,去通安客棧,大約一刻鐘。西柵的渡船是我喜歡的那種,帶蓬的木船,梭形,人工搖櫓,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樣笨拙少情調,又不像只能容一兩個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躍得像條魚一樣,讓人心生不安。船家是個女子,烏鎮(zhèn)人對她們有個親切的稱謂:船娘。而我覺得,女子的性情,最適合在西柵擺渡。因為這兒不是荒涼的海域,需要頂天立地的男人披荊斬棘。西柵是一食寧靜的港灣,是個聽槳聲的地方,由性情多溫婉的女子做“
掌門人”
,再妥帖不過了。
④
船娘戴著斗笠,不緊不慢地搖著櫓。雖然落著雨,但岸上投下的燈影,依然盛開在河面上。沒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團團濕漉漉的橘黃的燈影,看上去像是月亮生出的金發(fā)嬰孩,是那么鮮潤明媚。帶著一身的水汽,船停靠在客棧的碼頭上了。簡單吃了點東西,洗漱后躺下,已是深夜了。
⑧
來烏鎮(zhèn)的次日,是茅盾文學獎頒獎的日子。我醒來的時候,西柵還沒醒,因為它被濃霧包裹著,所以到了天亮的時辰,它卻亮不起來。早飯后,我出了客棧散步。上了一座灰白的石拱橋,站在橋上,只見河西岸的房屋,好像涼曬著一匹匹白色的絲綢,被霧氣緊緊纏繞。你想看遠一點的河道,看不清楚;想看近處房屋的飛檐,也是看不清楚的。霧中的西柵,也就有了如夢似幻的感覺。上午十點多,霧小了,雨又來了,所以那個白天的太陽,和那個夜晚的月亮,是逃跑的新娘,芳蹤難覓。如果說烏鎮(zhèn)是一朵靜靜的蓮的話,那么茅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在我眼里就是曇花。那個夜晚的頒獎盛典結束后,第二天,與會人員紛紛離去了?蜅5男〈a頭忙碌起來,船娘忙碌起來,被漿攪起的水波,也忙碌起來了。
⑥
我也乘渡船出去,但奔赴的不是飛機場,而是東柵。太陽終于露出了芳容,天地間變得亮堂起來了。東柵游人如織,每一座石橋,每一條小巷,每一座古老的樓牌下,都有駐足觀望和拍照的人。導游帶著我們,先是參觀了一個專門展覽雕花木床的博物館,然后去了烏鎮(zhèn)名酒、從清朝就開張了的三白酒的釀造地。在烏鎮(zhèn)這樣的水鄉(xiāng),如果沒有酒,老百姓的日子,無疑是少了魂兒。
⑦
從東柵回來,小憩片刻,導游又帶著我們游西柵。看了白蓮塔、通濟橋和仁濟橋所形成的著名的“
橋里橋”
景觀、蠶絲廠以及醬坊。
⑧
游過西柵,天色已昏。我們就近在一處臨河的餐館里吃晚飯;氐娇蜅#謇硗曷眯邢,想想明天就要離開西柵了,心中似乎還有什么割舍不下的。我獨自出了門,看夜下的西柵。
⑨
石板橋上,幾乎看不見行人了。西柵靜起來,而另一種光明,卻升起來。點綴著夜晚的燈光,以乳黃為主,但也有幽藍的光帶,裹著石橋,使橋有了閃電的氣象。那一盞盞古樸的風燈,在蒼灰的屋檐下,隨著晚風輕輕搖蕩,像戀人溫柔的眼。我走進一條深巷,周圍竟一個人都不見,那一座座闃然無聲的深宅大院,使我懷疑里面居住的不是人,而是神靈。我有些害怕,連忙回到離出發(fā)點不遠的放生橋那兒,橋下有一個小酒吧,還有零星的顧客。我跨上橋,剛好看見有一只載客的船從遠處蕩來。我聽見客人在問:“
岸上是什么樹呀?”
船娘答:“
香樟樹。”
之后再無人語,有的只是水聲。我看著這只船漸漸接近石橋,然后魚似的從橋下躍過,不見了蹤影。正當我要走下石橋的時候,一陣梆聲石破天驚地響起,這是打更的人在報時了。打更的人穿行在哪一條巷子,我并不知曉。但這寂寥而空靈的梆聲,與教堂的鐘聲一樣,讓我身心頓時為之一爽。是啊,這禪意深厚的梆聲讓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榮耀,不過是一季的盛花,會轉瞬間化為流水。那些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包括我自己,不過是這世界的過客而已。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在脫離了燈火璀璨、人語喧囂的環(huán)境后,懼怕一個人走夜路。
⑩
這復古的梆聲,讓西柵的夜,白了。
1
.文中兩處使用了“
絲綢”
作為喻體,請聯系語境,具體揭示這一意象的表達效果。
(1)“
白鷺來,乘著清風,扇動著絲綢一樣的翅膀”
,表達效果是
(2)“
只見河西岸的房屋,好像涼曬著一匹匹白色的絲綢”
,表達效果是
2.
第
③
段作者寫烏鎮(zhèn)“
船娘”
,其作用是
3.
第
⑨
段畫線處寫西柵夜晚的燈光,這幾句主要是以色彩的描述為主,還不夠形象生動。請發(fā)揮想像,并運用一定的表現手法,改寫畫線句的內容。(
字數在100
字以內)
4.
下列對本文的理解與賞析,恰當的兩項是:( )( )
A
.第
①
段作者由近及遠、由外而內,整體勾勒出鳥鎮(zhèn)“
蓮花狀”
的位置形態(tài)。
B
.第
②
段寫白鷺、云朵與晨霧,是為了渲染烏鎮(zhèn)“
如夢似幻”
的神秘的氣氛。
C
.作者在第
⑤
段提及文學獎頒獎,這是運用閑筆來交代自己鳥鎮(zhèn)之行的緣由。
D
.寫鳥鎮(zhèn)的景致,作者十分注重剪裁,西柵、東柵詳寫,而南柵、北柵略寫。
E
.文中多處運用比擬,鳥鎮(zhèn)、晨霧,都賦以了人的情態(tài),給人和諧柔曼之感。
F
.本文用詞典雅,語言舒緩,極少用口語化的詞匯與句式,讀來曉暢、清新。
5.
本文是一篇游記散文,請簡析作者記游的行文脈絡。
6.
本文題為“
聽梆聲的地方”
,而文中的“
梆聲”
卻寫得不多,這樣寫是否扣題不緊?
請結合文意對此作出評析。
答案:
1
、(1)
表現了鳥兒翅膀的潔白及飛翔時的悠然與輕快,也表現了鳥鎮(zhèn)的清靜,也表現出了作者輕快的心情。(2)
表現了晨霧的輕逸與顏色,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這個優(yōu)美自然環(huán)境的喜愛之情。
2
、用船娘來襯托烏鎮(zhèn)的寧靜和溫婉多情。
3
、文字中一定要有具體的表現手法(
如:比喻、比擬、夸張、對偶、排比、反復、想象、聯想、類比、象征、烘托、對比、渲染等等)
。
4
、B C
、作者首先整體描寫了烏鎮(zhèn)的形狀及其給人的空漾之感,然后描寫了西柵的白天及西柵的船娘。簡單地描寫了東柵后,又集中描寫了西柵的夜晚景色。
5
、
作者首先整體描寫了烏鎮(zhèn)的形狀及其給人的空漾之感,然后描寫了西柵的白天及西柵的船娘。簡單地描寫了東柵后,又集中描寫了西柵的夜晚景色。
6
、并不是扣題不緊,在本文中,梆聲是復古的表現,梆聲出現在夜深人靜的時刻,聽梆聲是需要寧靜的。文章的題目是“
聽梆聲的地方”
,文章正用大量的筆墨表現了烏鎮(zhèn)的寧靜和安詳,因此,這里是聽梆聲的地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6153.html
相關閱讀:墻 閱讀答案
《選擇(16分)》閱讀答案
閱讀《父愛陷阱》(附答案共15分)
《我的母親》拓展閱讀《那枝康乃馨》
《美麗的謊言(29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