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著了微雨,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山水。這種綠苔,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它們印象怎樣。在花港觀魚,看到了又一種綠。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轉(zhuǎn)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象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
節(jié)選自第五冊《西湖的綠》
7.
文中劃線的詞語
“
綠茸茸
”
與
“
綠蔭蔭
”
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3
分)
8.
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試分析其表達作用。(
3
分)
9.
這兩段文字分別寫了蘇堤和花港的綠,請簡要概括這兩種綠的特點。(
4
分)
(
1
)蘇堤的綠:
(
2
)花港的綠:
西湖的綠
7.
(
3
分)不能調(diào)換。(
1
分)因為用
“
綠茸茸
”
才能寫出青苔的碧綠而稠密。(
1
分)用
“
綠蔭蔭
”
才能描寫出蘇堤樹木的繁茂。(
1
分)
(意思對即可)
8.
(
3
分)擬人。(
1
分)形象地寫出了春天來臨之快速和勃勃生機,仿佛聽到了它的腳步聲。(
2
分
意思對即可)
9.
(
4
分)
(
1
)富有意趣(情趣)的美
(
2
分)
(
2
)蓬勃生機(茁壯的生命力)的美
(
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6210.html
相關(guān)閱讀:散文閱讀《感受幸!酚写鸢
《免費的陽光》閱讀答案
《父親不寫信》閱讀答案
《在冬夜里歌唱的魚》閱讀答案
《鶴 陸蠡》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