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桂文化》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說明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漫談桂文化 ① 我國是桂花的故鄉(xiāng)。桂花在中國分布極廣、栽培歷史極長,國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國傳入!吨袊参镏尽返 61 卷說明桂花時,引用了唐朝郭橐駝《種樹書》中的記載, 漫談桂文化

我國是桂花的故鄉(xiāng)。桂花在中國分布極廣、栽培歷史極長,國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國傳入!吨袊参镏尽返
61
卷說明桂花時,引用了唐朝郭橐駝《種樹書》中的記載,注明桂花原產(chǎn)地是在中國的西南部。

桂花在中國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蘭、蓮、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卻是和人們生活貼得最近的一種植物。當我們剛懂得用味覺去認識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邊。懂得聽故事以后,父母會在飄散著桂香的庭院里指著明月給我們講吳剛伐桂、桂樹隨創(chuàng)隨合的神話;父母還會不失時機地給我們講蟾宮折桂的典故:一次,晉武帝問起當時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詵對自己的評價,郄詵對曰:


……
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從此,人們便開始用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來比喻特別出眾的人才。科舉制度形成后,

蟾宮折桂

又成了考中進士的形象說法,而桂花甚至逐漸演變成了科舉前三名的代稱:丹桂代表狀元、金桂代表榜眼、銀桂代表探花。

當我們會吟詠古詩了,詠桂佳作就一首首地進入了我們的讀本。宋代朱熹的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讓我們從觀賞角度領略了桂花的姿態(tài)與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

援北斗兮酌桂漿

,讓我們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獻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價值。歐陽修的桂花詩則更富有情趣:

有客賞芳叢,移根自幽谷。為懷山中趣,愛此巖下綠。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更待繁華白,邀君弄芳馥。

對友人贈他所喜愛的桂樹,歐陽修不僅以詩答謝,還在詩中發(fā)出了改日共賞

芳馥

的邀請。其實,像歐陽修這樣熱愛桂花的古代名人實在是很多,大文學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種就是十余株,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帶至蘇州城里種植
……

桂花還象征著友好、吉祥和光榮。據(jù)說,戰(zhàn)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chǎn)桂花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青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秴问洗呵铩分匈潎@道:

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還有

桂冠

,本意是月桂樹葉編織的帽子,后來竟成了

光榮稱號

的代名詞。一些研究桂花的專家據(jù)此向北京奧組委推薦:在桂花的故鄉(xiāng)舉行奧運會,何不用真正的桂枝來編織

桂冠

?
1
.稱我國是

桂花的故鄉(xiāng)

,原因是
 史料記載,桂花原產(chǎn)地在中國的西南

2.第

段主要說明了桂花是和人們生活貼得最近的一種植物。本段中加點詞語

創(chuàng)

的意思是
被砍傷


3.第

段引用朱熹詩句的作用是

說明桂花的觀賞價值 
;引用屈原詩句的作用是
說明桂花的食用價值
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 
A
.桂花和梅、菊、蘭、蓮、牡丹等都是中國名花! 
B
.科舉前三名的代稱和蟾宮折桂的典故有關。
C
.燕、韓兩國用桂花表示親善友好之情。      
D
.中國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愛種植桂花。
5.你對文末提到的專家的建議(畫線部分)有什么看法?請簡述理由。
贊成:桂花是光榮稱號的代名詞,
2008
奧運會在桂花的故鄉(xiāng)舉行,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不贊成:桂花未必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上屆奧運會已經(jīng)用了橄欖枝,我們仿效就缺乏新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57726.html

相關閱讀:《小小賀卡讓中華文化插上翅膀》閱讀答案
說明文閱讀《潮汐》有答案
(2015?柳州中考)閱讀《苗族銀飾》附答案
《奇妙的動物玩!烽喿x答案
“謎語的文化源頭,應該是人類遠古的神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