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
題。(共
12
分)
甲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乙
祿山亂,甫避走三川。至德二載,亡走鳳翔
?颓刂,負薪采橡栗自給客秦州,負薪采橡栗自給。流落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歷中,出瞿唐,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甫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①無所污,為歌詩,憂時傷生,情不忘君,人皆憐之
。觀李、杜二公,語語王霸②,褒貶得失,忠孝之心,驚動千古,騷雅③之妙,雙振當時。
(選自《唐才子傳·杜甫》),有刪改)
注釋:①挺節(jié):堅守節(jié)操。②語語王霸:句句震撼人心。③騷雅:詩歌。騷,代指屈原《離騷》。雅,大小雅,代指《詩經》
17
.解釋下列詞語。(
4
分)
(
1
)俄傾:
(
2
)何由徹:
(
3
)亡走鳳翔:
(
4
)營:
18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4
分)
(
1
)布衾多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
答:
(
2
)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
答:
19
.結合乙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杜甫創(chuàng)作甲詩時的處境。(
2
分)
答:
20
.對甲、乙兩個選段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2
分)
A
.選段甲“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既暗示大雨即將來臨,又烘托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
B
.選段甲中,詩人由自身處境聯(lián)系到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正如乙文所評“憂時傷生,情不忘君。”
C
.乙文對杜甫雖有“高而不切”的評價,但甲詩“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和崇高社會理想是非?少F的。
D
.乙文結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詩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義風格在當時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61596.html
相關閱讀:《永某氏之鼠》閱讀答案
閱讀《楊震》附答案及翻譯(?涼山中考)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閱讀答案
《唐太宗欲殺魏征》閱讀答案及翻譯
“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