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這是億萬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F象。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tài)轉變?yōu)榱硪环N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tài)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fā),故稱為電離輻射。
放射性核素是原子核不穩(wěn)定的核素,由于中子與質子比例失衡,容易發(fā)生核內成分或能級的變化。當放射性核素衰變時,就會釋放各種射線,如γ(
伽瑪)
射線,β(貝達)射線等,當這些射線作用于人體生物細胞或基因,把射線能量轉給被作用的組織細胞,引起組織細胞一系列生物改變,稱為輻射生物效應,這種輻射生物效應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是輻射劑量大小。
評價輻射劑量的國際單位為Sv(Sievert,
希沃特,也有翻譯為西弗特)
,是一種輻射吸收劑量當量的單位。一般情況是接受輻射劑量越高,產生的輻射生物效應越大。公眾人體全身一可承受的輻射劑量為1mSv
,即使當短時接觸核輻射的輻射量近100 mSv
時,一般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但如果輻射劑量超過100 mSv
,則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接受輻射劑量在100
到500 mSv
時,人們一般也不會有異常感覺,但檢測可發(fā)現血液中白細胞數會減少。當輻射劑量達1000
到2000 mSv
時,才導致輕微的放射疾病癥狀,如疲勞、嘔吐、食欲減退、暫時性脫發(fā)、紅細胞減少等。只有較長時間超過允許劑量的輻射損傷,才會引發(fā)造血功能障礙、內臟出血、組織壞死、感染及惡性變等,此病常見于接受過量射線的工作人員、公眾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難者。
由于生物組織細胞對輻射損傷有一定耐受能力,即使接受輻射劑量相同,不一定都會產生輻射損傷。產生的輻射生物效應程度與吸收劑量、輻射種類、射線能量、人們暴露于核輻射的時間以及核物質的半衰期等有關,微量的放射性輻射不會危及健康。
此次日本核電站泄漏后的放射性物質,主要是在鈾元素的核裂變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產品,如銫-137
和碘-131
同位素。在核泄漏后的核污染中,由于放射性碘-131
具有揮發(fā)性,容易進入大氣層空氣,飄散到其他地方,污染周圍。放射性碘-131
主要通過吸入污染的空氣、食入污染的食品和水對人造成傷害,同時也可通過皮膚吸收,以及沉積的放射性碘產生的外輻射等對人群造成傷害。由于放射性碘-131
半衰期不長(只有8
天左右),在空氣中飄移時慢慢衰變減少,同時由于大氣的稀釋,飄離日本后劑量已衰減到非常小,接近天然本底輻射。其次,碘-131
釋放的γ射線在空氣中的射程約1-2
米,β射線更短,約1-10
毫米,大家如果不接觸污染的放射性核素,就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根據相關材料整理)
1
.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
分)【
】
A
.本文是一篇科技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放射性核素。
B
.輻射生物效應程度取決于輻射劑量的大小。
C
.作者所舉“日本核電站泄漏放射性物質”的事例,告訴了我們日本核泄露對我國的影響很小。
D
.“公眾人體全身一可承受的輻射劑量為1mSv
”,當人體受到的輻射劑量超過1mSv
,就會受到危害。
2
.“輻射生物效應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歸納(2
分)
答案:
1
.C
2
.①輻射劑量大。虎谏锝M織細胞對輻射損傷的耐受能力;③吸收劑量、輻射種類、射線能量、人們暴露于核輻射的時間以及核物質的半衰期等有關。(2
分,沒答到②,得1
分,全部答到,得全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567824.html
相關閱讀:《鋪地莫忘透水》閱讀答案
《談白菜 李銳》閱讀答案
《聲音:讓你又愛又恨》閱讀答案
中考語文高分指導:說明文閱讀題技巧指導
長沙市中考閱讀《中國適合走向“汽車社會”嗎?》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