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
(1)
他坐在輪椅上,左輪是月亮,右輪是太陽。他的微笑因而顯得燦爛,又充滿溫柔。
(2)
輪椅向前移動時,他的兩只大手使著勁,像推走一座山。他靜靜地微笑,暗暗地使勁,可能還偶爾悄悄咬緊牙關(guān),這一切都屬于題外話,眼前要做的事,是登上五臺山上這所最著名的寺廟。
(3)
他是殘疾人,一個下肢癱瘓的殘疾人;他曾有過頎長的雙腿,并且用這雙腿丈量過陜北的山村,放牧過文靜的牛羊們?墒墙裉焖静黄饋,盡管他的足魂傲然倔平地屹立著,肉體卻早在許多前就可恥地背叛了他。將他置于這樣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早巳不是一次兩次了。
(4)
他是殘疾人,但他又不是一般的殘疾人
。他的朋友很多,而中國這塊土地上最多。他的朋友們又極好,
“
仗義
”
。不久前他乘飛機走了一趟海南島,事后有人逗他,說他沒了腿之后,走的地方更多,他笑了,承認(rèn)這是事實。從海南島歸來,沒多久又接到一位老朋友的信、邀他到外地游覽,緊接著老朋友來到北京,不容分說把他往背上一馱,上了火車,有點像綁架
!
(5)
老朋友如今正在輪椅旁擦汗,他發(fā)誓要讓他來五臺山,他還發(fā)誓把他背到五臺山頂還愿。究竟誰還誰的愿,待考。
(6)
他和他、就這樣靜靜地倚著輪椅,仰望著魯智深醉打過的山門,小憩著,微笑著。輪椅上的他遞給他一支煙,又代他點燃:輪椅下的他掏出手絹,替他拭去頭上的汗珠,一派和諧和靜謐,在這無言的動作里氤氳成幾縷溫馨。
(7)
歇足了,他推起輪椅,向漫坡上的寺門挺進。他坐在輪椅上,用手竭力減輕他的負(fù)擔(dān),兩個朋友,在炎炎夏日下,曬成一座絕美的雕塑。輪椅一寸寸向上移動,一寸寸接近山門,他和他,靜止者和運動者,仿佛都被這輪椅吸附住一樣,更像被山路黏結(jié)在了一處,每走一步,都顯出幾分莊重、嚴(yán)肅。
(8)
路旁拐角處,坐著一位乞討者,用哀怨的聲調(diào)唱著自己的苦難。乞討者紀(jì)不大,可是分明也傷殘了腿腳,面前還鋪一塊寫滿了字的白布,一見到他們走來,乞討者停止了吟唱,呆呆地盯住輪椅上的他,他還給乞討者以同樣的凝視,繼而是微笑;輪椅下的他摸索著衣袋,代表老朋友,向乞討者表示了物質(zhì)上的同情和慰藉。
(9)
他們又向上升去,身后響起乞討者的歌吟,似乎在感嘆自己的命運,又在忌妒他們這種和諧的友誼。這歌聲,一直陪伴他們的輪椅滾動,很遠(yuǎn)很遠(yuǎn)。
(10)
山門到了。
(11)
輪椅上不了臺階,更邁不過門檻。佛們坐在大雄寶殿里等待著,用繚繞的香煙發(fā)出召喚。做法事的鐃鈸木魚,活潑潑地開始了律動,僧侶們誦經(jīng)的聲音陡然響起,他和他都感受到了冥冥中的一股大力。
(12)
他伏下身子,把老朋友背出輪椅,邁入莊嚴(yán)的佛殿;有人幫忙推過輪椅,雖然無法拜上兩拜,可畢竟是見到了五臺山上的菩薩。坐在輪椅上,他在佛殿里緩移著,看天王們的古怪兵器,看羅漢們驚詫的面目表情,以及古樸珍貴的壁畫,他又禁不住微笑起來。
㈨做法事的僧眾們聲音愈加高亢響亮,木魚聲伴著誦經(jīng)聲。他和他注視、聆聽著這一切。
(14)
他來到了五臺山,這本身已近乎奇跡,還愿
?
還什么愿
?
(15)
他和他用一輛輪椅,進行了一次慈航普度的試驗嗎
?
(16)
這一切都是個未知數(shù)。他們快活地交談著,輕松地告別了五臺山。
(17)
下山時,輪椅急匆匆地滾動,左輪仍然像月亮,右輪依舊如太陽。只不過他的微笑因友誼的滋潤顯得愈加明亮,愈加溫柔,而且還多了幾分恬靜的滿足。
(18)
佛、佛光,以及生與死、色與空、愛與恨、善與惡等等等等佛的諸般哲學(xué)意義上的命題、仿佛齊齊涌注到他的腦海。他的微笑于是愈加成熟、深沉。
(19)
他和他,就這樣走向遠(yuǎn)方。我想,美,不正存在于這靜靜的旅途中嗎
?
1
月
4
閂
[
注
]
本之用于紀(jì)念史鐵生。史鐵生,雙腿癱瘓,著名作家,
12
月
31
日
14
.
第四段說史鐵生
“
不是一般的殘疾人
”
,根據(jù)全文說說,與一般癱瘓者相比,他的
“
比一般
”
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6
分)
15.
文中多次寫到史鐵生的微笑,請指出以下幾處
“
微笑
”
的含義。(
6
分)
(
1
)【第
2
段】他靜靜地微笑
(
2
)【第
8
段】繼而微笑
(3)
【第
12
段】他又禁不住微笑起來
16.
作者在第
8
段寫路旁的一位乞討者,其用意何在
?
(4
分
)
17
.文章末尾說
“
美,不正存在于這靜靜的旅途中嗎
”
,請說說
“
這靜靜的旅途中
”
哪些事情是
“
美
”
的
?
(6
分
)
答:
參考答案:
14
.答:
(1)
朋友多,且朋友
“
仗義
”
。
(2)
沒了腿之后,走的地方更多。
(3)
:身殘志堅,傲然倔犟。
(4)
對命運的不幸更加豁達(dá),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
(
任答三點即可,每點
2
分,共
6
分。
)
15
.
(
1
)
[
第
2
段
]
他靜靜地微笑
癱瘓的史鐵生要靠輪椅登上五臺山十分困難,
(1
分
)“
微笑
”
表現(xiàn)了他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自信。
(1
分
)
(2)[
第
8
段
]
繼而是微笑
面對路邊殘疾乞討者驚異的凝視,
(1
分
)
史鐵生的
“
微笑
”
表現(xiàn)了對乞討者的同情和慰藉.
(1
分
)
(3)[
第
12
段
]
他又禁不住微笑起來
進入五臺山頂佛殿,觀賞佛像和壁畫,
(1
分
)
為實現(xiàn)了登五臺山的愿望而高興
(1
分)。
(
答到
“
不出所料
”
的意思也可給分。
)
(
每個
“
微笑
”
答到因為什么事而
“
微笑
”
得
1
分,答出這樣的
“
微笑
”
說明史鐵生的什么心態(tài)得
1
分。每處
“
微笑
”2
分,共
6
分
)
16
.答:用乞討者的身殘志殘反襯出史鐵生的身殘志堅,
(2
分
)
也用乞討者的孤獨無助反襯出史鐵生因有真摯的友誼而具有的幸福滿足。
(2
分
)(
手法答成
“
對比
”“
襯托
”
,只要
“
用意
”
符合答案,也可給滿分。共
4
分
)
17
.答:
(1)
癱瘓的史鐵生在登五臺山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是美的,(
2
)朋友幫助史鐵生登上五臺山的
“
仗義
”
行為是美的;
(3)
史鐵生對人生意義和價值(或者
“
諸般哲學(xué)意義上的命題
”)
的探尋是美的;
(4)
史鐵生對乞討者的同情和慰藉所表現(xiàn)出的悲憫情懷是美的。
(
意合即可,答到其中三點得滿分。共
6
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67869.html
相關(guān)閱讀:《兒子的魚》閱讀答案
《母親的守望》閱讀答案
《請你記得歌唱》閱讀答案
《家鄉(xiāng)的小棗(肖復(fù)興)》閱讀答案
《素面朝天 畢淑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