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分)
錢氏據(jù)
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
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
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
,便實釘之
,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
月去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
人皆伏
其精練。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
1
)錢氏據(jù)
兩浙時
(
)
(
2
)密使
其妻見喻皓之妻
(
)
(
3
)但逐層布板訖
(
)
(
4
)人皆伏
其精練
(
)
19.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2分)
20.
請你用文中的原話分別回答“匠師以為塔動的原因”和“喻皓指點的定塔方法”。(
4
分)
21.
文中的哪個詞寫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動,流露了他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
4
分)
18.
①統(tǒng)治②派③終了,完畢④通“服”佩服(
2
分,對
2-3
個得
1
分)
19.
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
2
分,有兩個實詞錯不給分)
20.
(
4
分)
未布瓦,上輕
;(
2
分)
但逐層布板訖
,便實釘之。
(
2
分)(多與少均不給分)
21.
(
4
分,)
文中“笑”寫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動
。(
2
分)同時流露出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對解決塔動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對匠師無能的嘲笑。(
2
分
(二)
錢氏據(jù)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
?
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1.概括這一段文字三層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加粗的字注音
①錢氏據(jù)兩浙時(
)
②方兩三級(
)
③但逐層布板訖(
)
④人履其板(
)
3.解釋句中
加粗
的詞
①患其塔動(
)
②故如此(
)
③未布瓦(
)
④貽以金釵(
)
⑤匠師如其言(
)
⑥蓋釘板上下彌束(
)
4.解釋句中的文言虛詞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乃以瓦布之(
)
③貽以金釵(
)
④但逐層布板訖(
)
⑤問塔動之因(
)
5.分別指出加粗詞所指代的內(nèi)容
①錢帥登之(
)
②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
③匠師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6.翻譯句子
①六幕相聯(lián)如
?
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皓笑曰”中的“笑”表現(xiàn)了喻皓當時怎樣的心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①講建塔過程中的塔身不穩(wěn)定問題,工匠們的認識和實際都未能解決。②寫喻皓采用“布板”“實釘”的辦法,解決了“塔動”的問題。③解釋“塔定”的原因,并寫了眾人對此事的反映。
2.①j
ù
②f
ā
ng ③q
ì
④lǚ
3.①擔憂。②所以。③鋪排。④贈給。⑤遵照。⑥因為。
4.①在 ②用 ③拿 ④只 ⑤的
5.①塔 ②匠師 ③喻皓 ④指固塔這件事
6.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②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7.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對匠師無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對解決“塔動”這個問題胸有成竹,舉重若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694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釋之執(zhí)法》閱讀答案
對比《童區(qū)寄傳》閱讀“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
《送東陽馬生序》“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比較閱讀及答案
《纖微相責,久乃為怨》閱讀答案(附翻譯)
《霍氏奢靡》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