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國費城有一個小學五級學生,聰明好學,成績優(yōu)秀。有一天,他在看報紙上的天氣預報,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字也不認識,極為恐怖的是即使拿出他已經(jīng)學過的教科書來看,也感到一無所知……后來經(jīng)醫(yī)生診斷,這個孩子患上
了一種叫“失讀癥”的疾病。
他痛苦地告訴父親,他看不懂。已讀小學五級的他怎么連天氣預報也看不懂呢?他父親不相信,帶他去看醫(yī)生。不料,醫(yī)生經(jīng)過測試,證實這是真的,并說孩子患了一種叫“失讀癥”的病。
②我們知道,人的大腦皮層有一個語言中樞,是人類語言能力的生理基礎(chǔ),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人類的語言行為。這個中樞一旦因腦外傷受損或因腦血管供血障礙。其語言行為便出現(xiàn)異常,常見的表現(xiàn)是患上“失語癥”。 “失讀癥”就是失語癥中的一種。
③傳統(tǒng)的看法是:人腦的語言中樞在大腦的左半球,只要
左半球的這個中樞受損,就
可能發(fā)生失語癥或失讀癥,不管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qū)的人。但是事實卻不全是這樣。
④科學家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國和日本患失語癥的人要比歐美少得多。這是為什么?經(jīng)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基本的,卻是最一個簡單的事實:中國人和日本人都使用漢字,歐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使用的是大腦左半球,而且僅僅是左半球,但中國人、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漢字,對大腦的利用精細得多,左半球認記字音字義,右半球認字形,左右兩半球均衡協(xié)作。這就是歐美人患“失讀癥”概率多,而中國人、日本人患難夫妻“失讀癥”少的原因。
⑤更為有趣的是,美國科學家對中國兒童和美國兒童的閱讀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較實驗,發(fā)現(xiàn)中國兒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
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兒童學的是漢語,因此他們大腦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鍛煉。
⑥根據(jù)漢字與大腦兩半球的這種關(guān)系,費城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試驗:他們首先教這位患“失訊癥”的
美國少學漢字、漢語,接著讓他在一張紙的上行寫英語句子,下行寫同樣意思的漢語句子,最后要這位美國少看著漢字讀出英語句子念出來了,結(jié)果這位美國少竟毫不費力地就把英語句子健康情況出來了。試驗初步
成功了。
⑦不過,這個試實驗有一個問題,即漢語句子只起“喚醒”英語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來根據(jù)以后的試驗表明,這一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因為在不斷“喚醒”的作用下,患者通過不斷的訓練能慢慢逐步恢復英語的閱讀能力,達到治病的效果。
⑧ 由此可見,漢語、漢字的學習和使用,可以使人們更
充分、更
均衡地使用大腦兩半球,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6
.下列對文中標點符號使用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第①
段“
也感到一無所知……”
中的省略號作用是內(nèi)容的省略。
B
.第②
段“
失語癥”
和第⑦
段“
喚醒”中的雙引號用法是一樣的。
C
.第④
段“
卻是最簡單的事實:”
中的冒號可改為破折號,作用不變。
D
.第⑧
段“
漢語、漢字的學習和使用”
中的頓號改為“
與”
意思不變。
7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第③
段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
只要……
就……”
使用不當,根據(jù)上下文扒斷應(yīng)改為“
只有……
才……”
。
B
.第⑤
段“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兒童學的是漢語”
,“
其中”
一詞,說明中國兒童智商高的原因有多種。
C
.第⑥
段末句“
試驗初步成功了”
,“
初步”
一詞說明費城收理學家的這次試驗剛有效果,今后還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
.第⑧
段中的兩個“
更”
字,從程度方面說明學習漢語能促使人們的大腦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發(fā)展。
8
.這篇文章說明順序和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
A
.空間順序
舉例子
作比較 B
.時間順序
舉例子
分類別
C
.邏輯順序
舉例子
分類別 D
.邏輯順序
舉例子
作比較
參考答案:
6
.B
(“失語癥”的雙
引號作用是表示特定稱謂,“喚醒”的雙引號作用是表示有特殊含義。)
7
.A
(根據(jù)上文“傳統(tǒng)的看法是”推論,下文應(yīng)選表示充分條件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只要……就……”。)
8
.D
(文章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以美國少的例子以及中國和日本為例子都屬于舉例子說明,中國人、日本人與歐美人進行對比屬于作比較說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77297.html
相關(guān)閱讀:家園落日 閱讀答案
天空沒有多余的星星 閱讀答案(黑龍江哈爾濱)
“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節(jié)選) 閱讀答案
夏日原野上的追趕 閱讀答案
《尋找時傳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