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案《世說新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教案《世說新語》

教學目標

目標

1.了解有關《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目標

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德育目標

從古人身上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jié),誠實守信。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于通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三、疏通字詞并翻譯全文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

3.要求根據(jù)書后注釋翻譯三則故事。

4.重點語句解析。

四、總結、擴展

點評翻譯的優(yōu)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diào)整詞序等。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思考:

1.三則故事分別表現(xiàn)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用一句話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體會三則故事的語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

2.體會語言特色

二、課文分析

1.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機智

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殺、殘暴。

2.小說通過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

孔融:語言描寫

對守門人所言:初步展示(開始)

與李膺對話:逐步表現(xiàn)(發(fā)展)

回陳韙之語:進一步表現(xiàn)(高潮)

陳元方:語言描寫


曹操:行動描寫

使…代;自…立→令間諜問→聞之,追殺

3.讀《世說新語·排調(diào)·第二十五》這則故事,體會語言特色

謝公(人名)始有東山之志(指優(yōu)游山林的意愿),后嚴命屢臻(下達)勢不獲已(看情勢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座,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易‘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腹恐x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話說得極有意味)

思考:①謝安聽了郝隆的話后感到慚愧的原因。

②本文語言特色。

附參考答案:①謝安始有東山之志,可后來畢竟出山為官了。郝隆所志處山則這處山為

“遠志”,出山則為小草。因此謝安“出山”則為小草。

②語言雋永,意味深長。

遠志:名為藥名,更指人的潔身自好的志向。

三、總結、擴展

1.《世說新語》善于通過特征性的細節(jié)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記言、記事相結合。

3.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

四、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

探究活動

一、方仲永與孔融的人生起點一樣,但結局卻大不相同,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說:同學們先找到《傷仲永》這篇文章,搜集一些有關孔融的故事、生平事跡的;然后在對比閱讀的基礎上在班內(nèi)組織討論;最后形成一定的結論。

二、你認為陳太丘的做法可不可取?為什么?

解說:可以在班內(nèi)組織討論或展開辯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8680.html

相關閱讀: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之范仲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