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探究式六環(huán)節(jié)復習課教學模式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談起復習課,不禁讓人想起坐“冷板凳”的角色。在許多教師的印象中,復習課就是先整理歸納知識,再進行練習,還有殘存在腦海里的“橫成片、縱成線”。但據統計,受人冷落的復習課卻至少占了教學總課時的1/3!因此改革傳統復習課教學模式,使復習課更好地服務于現在的教育,是完善和發(fā)展課堂教學改革十分關鍵的一步,其重要性與艱巨性絕不次于新授課。

  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教師在組織復習課中應該更新教學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探究式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模式

  數學復習課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即在教師的主導下,充分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復習,讓教師更多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個體信息,有的放矢地進行復習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為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復習中的主體性,我在復習課中采取了探究式六環(huán)節(jié)的復習模式:

  1.學生課前自主復習

  本環(huán)節(jié)是指導學生對已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整理,強調知識和能力的系統性。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要使學生對已學知識和技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明確所學內容,并對其中未能理解之處作出記錄,從學生的角度確定本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從而發(fā)揮學生復習的主動性。在復習中,“預先糾偏”比“事后彌補”效果更好。

  2.課堂展示或解答復習中的問題

  此環(huán)節(jié)由學生將復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學生進行解答或利用交流合作的方式解決。通過這一方式,要使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自身復習中的問題,調動大多數學生參與復習的積極性,找到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3.能力提升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由教師設置具有可探究性、綜合性、延展性的例題,由學生進行課內探究或解決。例題講解應注意的問題:

  (1)對所展示問題的提問方式。教師要根據已有的知識框架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處理例題,盡可能不要給學生任何顯性或是隱性的提示來干擾學生已有的知識構建,否則我們很難發(fā)現學生知識構建里的缺失部分或者是錯誤部分,不利于教學。只有先診斷學生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真實能力,以便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2)問題展示后學生和教師的活動。獨立思考后再次合作或爭辯,會加深學生會或者不會的感受,凸顯對知識點接收的主動性。

  (3)得出結論或者提出問題。有時問題更能成為我們找到學生思維切入點的有力向導。當有一部分學生示意已經解決了問題的時候,我們不應急于在全班交流其解題的方法、思路。原因有兩個:一是打斷了其余同學的思路,使他們始終處在思路的前半段而得不到延續(xù),不利于自我知識的構建;二是不利于他們養(yǎng)成自我糾正的習慣。當大多數學生已經解決或者是已經產生了“相當有價值的問題”時,就可以在全班交流同學的各種想法。

  4.知識、方法歸納總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問題,而且還應要求學生對所運用到的方法進行總結和反思,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5.鞏固練習和反饋

  練習的目的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突出題目的綜合性、靈活性和發(fā)展性。(1)探索性練習。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經過不斷嘗試與探索后,找到問題的答案。(2)開放性練習。設置開放性練習,有效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3)實踐性練習。要求題目具有較強的現實性與開放性,以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抽取問題實質的能力。

  6.課后整理和歸納

  通過復習,學生在掌握方法和技能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進行知識梳理和自我反思,完善知識框架,建立錯題本,形成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二、初中數學探究式復習課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1.及時性原則

  根據人腦的記憶和遺忘規(guī)律,信息反饋處理得越及時越好。因此,及時準確地評述,是教師對學生輸出信息的關鍵反應。

  2.適度性原則

  輸出的信息量過大會“矯枉過正”,而輸出量過小會“課堂疲軟”,學生易產生厭倦心理。為此,必須考慮適度問題。

  3.目標性原則

  就是目標明確、內容具體集中、能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教師事先必須明確需要解決的重點以及解決的方式。

  4.激勵性原則

  諷刺、挖苦學生是教育的大忌,教師的評述應遵循激勵性原則,力求態(tài)度和藹、平易近人。

  5.指導性原則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教師要給學生以具體的學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在不斷實踐和反思復習模式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了學生主體性的重要,認識到了數學復習課中學生應占有大部分時間,要真正使教學成為學生的主體活動,使學生獲得自信,展現一幅“百家爭鳴”的動人景象。

  論文中心,作者:孫豐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87159.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