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實驗設(shè)計之探究分子之間有間隔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化學原理:
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這種作用是平衡的,使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運動,分子之間的間隔也就確定了。當不同物質(zhì)混合后,由于其他分子的滲入,改變了分子之間的這種平衡,分子之間的作用改變了,使分子間距發(fā)生了改變,從外觀上看,就使物質(zhì)的總體積發(fā)生了變化。一般來說,不同液體混合后,總體積小于兩種物質(zhì)的體積和,但也有少數(shù)物質(zhì)混合物,體積反而增大了。
2.實驗儀器:量筒、燒杯、滴管、玻璃棒等。
實驗藥品:酒精、水等。
3.探究方案:
⑴ 取一去200 mL量筒,向其中倒入接近100 mL刻度的水。視線平線100 mL刻度線,用滴管慢慢向其中加水至正好到100 mL刻度線為止。如圖9-1。

用同樣的方法量取100 mL酒精,待用。
將酒精倒入水中,用玻璃棒輕輕攪拌。靜置,觀察讀數(shù)?傮w積為193 mL(室溫下)。

4.探究評價:
該實驗僅就混合溶解而言,是比較簡單的。但由于200 mL量筒口徑較大,總體積僅減少7 mL左右,不易觀察。準確平視液面凹液面的最底點也不易做到,誤差較大。這為實驗的準確性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5.資源開發(fā):
在小型飲料瓶(頸部盡可能細些)中加入適量的白糖晶體(視飲料瓶大小而定),緩緩注入冷水直接完全加滿為止。蓋上瓶蓋并旋緊,上下顛倒若干次,到白糖完全溶解為止。靜置片刻,小心打開瓶蓋,觀察液面下降了。
該實驗可安排學生家庭實驗,很方便,且現(xiàn)象不難觀察到。
6.創(chuàng)新思維:
在水中滴入少量紅墨水,使其變紅色,用量筒量取此液體50 mL。倒入100 mL燒瓶中,再緩緩加入酒精直到加滿為止,塞緊帶長玻璃管的單孔塞。用橡皮圈記下玻璃管內(nèi)液體的高度(如圖9-2A)。
用手堵住玻璃管口,將燒瓶顛倒多次,待液體呈現(xiàn)均勻的紅色時,靜置觀察,玻璃管內(nèi)水位高度明顯下降了(如圖9-2B)。
玻璃管的管徑小,體積減少后形成的高度差較大,更方便觀察。
做該實驗時,一定要先加入水,再加入酒精。若相反,將水加入酒精中時,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水下沉過程中與酒精混合,導致現(xiàn)象不明顯。加入紅墨水,是為了現(xiàn)象更加明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95546.html

相關(guān)閱讀:火球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