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老嫗①山行,見一獸如大蟲,羸然跬步②而不進,若傷其足者(A)。嫗因即③之,而虎舉前足以示嫗(B)。嫗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為拔之。俄而虎奮迅闞吼(C)④,別嫗而去,似?⑤其恩者。
及歸,翌日,自外擲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無闕⑥焉。嫗登垣⑦視之,乃前傷虎也,因為親族具言其事,而心異之。
一旦,忽擲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兇者呵⑧捕,云殺人。嫗具說其由,始得釋縛。乃登垣伺⑨虎至,而語之曰:“感則感矣,叩頭大王,已后更莫拋人來也。”
(選自《唐語林校證》)
①老嫗:老婦人。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5.下列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6.請把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5分)
(1)嫗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為拔之。
(2)因為親族具言其事,而心異之。
7.根據(jù)情境,在文中A、B、C三處各寫一個句子,將虎此時要對老婦人說的話表達出來。(6分)
參考答案
4.(4分)(1)沿著山路行走 (2)好像 (3)竟然是 (4)緣由、原因
5.(3分)B(“兇者”不是指“村里的兇徒”,而是指老婦人被村里人當成兇犯。“老虎來救老婦人”以及老婦人對老虎說的話都不正確,應(yīng)是老婦人登上矮墻等著老虎來,對老虎說“我對你的回報已是感激不盡,我現(xiàn)在要向你叩頭,請以后千萬不要再把咬死的人扔進來了。”)
6.(5分)(1)老婦人看虎的前爪,腳掌上面扎了芒刺,就替它拔掉了芒刺。 (2)老婦人就把這件事全部告訴了家族里的人,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
7.(6分)(A)示例:唉!自從腳上扎了刺,我連捕食都困難了。要是能遇上好人,我一定要請他幫我看看。 (B)示例:您能幫幫我把腳掌上面的刺拔掉嗎? (C)您是我的恩人,我一定會報答您的。(符合情理即可)
參考譯文
曾有一位老婦人在山中行走,看見一只像老虎樣的野獸,拖著瘦弱的身子,走也走不動,像是傷了腳掌似的。老婦人于是走近老虎.老虎則抬著前爪給老婦人看。老婦人一瞧,老虎腳掌上扎進了一根芒刺。于是,老婦人給它把刺拔了出來。一會兒,老虎顯得很興奮.長嘯一陣,離開老婦走了,好像有感恩戴德的意思。
老婦人回去的第二天,就有糜鹿、狐貍、兔子之類的動物從外面拋進了院子,而且天天都是如此。老婦人登上院墻頭一看,發(fā)現(xiàn)是那個腳掌受傷的老虎干的。于是,老婦就把這事從頭到尾地告訴了家族里的人,族人們心里也感到很奇怪。
一天早上,一個血肉模糊的死人突然被扔進了院子里,老婦便遭到了村里兇橫之人的呵叱,抓捕,說她殺了人。老婦詳細地說明了事情的原委,才得以釋放。于是,她登上墻頭等老虎來了后,說:“對您已是感激不盡,我現(xiàn)在要向你叩頭,請以后再不要向我院子里扔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99525.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榮累之辨》答案
“齊大旱逾時,景公召群臣問曰”“齊景公為高臺,勞民!北容^閱
“王恭從會稽還”閱讀答案
聞公有一冊歷,自記日行事,纖悉不遺 閱讀答案(上海)
“金人破真定府,知府李邈死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