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16
題。(
10
分)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
范文正公輕財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貴,于姑蘇近郊買良田數(shù)千畝,為義莊,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擇族人長而賢者一人主其出納。人日食米一升,歲衣縑①一匹,嫁娶喪葬,皆有贍給。聚族人僅②百口。公歿逾四十年,子孫賢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
(選自《澠水燕談錄》卷四)
【注釋】
①縑:細絹。
②僅:將近。
③令:善,美好。
12
、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2
分)
(
1
)
吾誰與歸
(
2
)尤厚于族人
13
、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
分)
A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至今奉公之法
B
、以養(yǎng)群從之貧者
不以物喜
C
、或異二者之為
為
義莊
D
、擇族人長而賢者一人主其出納
出
則無敵國外患者
14
、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2
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5
、乙文中的“既貴
…
為義莊”之舉,集中體現(xiàn)了甲文中“
”
的思想;而其結(jié)果“公歿逾四十年,子孫賢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廢弛。”則更是受范仲淹“
,
”精神品質(zhì)的影響。(
2
分)
16
、在我國古代,不乏像范仲淹這樣的有識之士,你還知道哪些?試舉兩例。(
2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2
、歸依,
對
13
、
A 14
、略
15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6
、如歐陽修“與同同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等。(明確人物,還應(yīng)用詩文或敘述性語言明確其思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02612.html
相關(guān)閱讀:《鳴機夜課圖記(節(jié)選中考難度)》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顧愷之,字長康”比較閱讀及答案
《出師表》后《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
《錢思公雖生長富貴》閱讀答案
“支公好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