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滅虢》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
5.(2010·四川省眉山市B卷,23-24,5分)閱讀下列課外文言文,回答23、24題(5分)大語文閱讀網(wǎng)
晉獻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宮之奇④諫曰:“不可。唇亡而齒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隨之亡。”虞君不聽,受其璧而假之道。
晉已、揠剑反滅虞。(節(jié)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稱,盛產玉石。②虞(yú),周朝諸侯國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諸侯國名,在今河南。④宮之奇,虞國的諫議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②晉已取虢,還反滅虞
①
②
2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1分)
【答案】23.①晉獻公從虞國借道來攻打虢國。②晉國攻下虢國之后,軍隊在返回途中滅掉了虞國。(采分點為“假”“伐”“反”,譯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從字順得1分)
24.開放性試題,不設統(tǒng)一答案,與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1分)
示例一唇亡齒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關、利害相關的。
示例二貪圖小利,犧牲對方,其結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滅亡。
示例三假途滅虢。指以借道為名行滅國之實的計謀。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能有所啟發(fā),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06630.html
相關閱讀:《黔之驢》閱讀精選(附答案)
《曹劌論戰(zhàn)》《岳飛傳》比較閱讀答案(附翻譯)
《曹劌論戰(zhàn)》《王者何貴》比較閱讀答案
“梁北有黎丘部”閱讀答案
“劉恕,字道原,筠州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