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J顾煸榈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立見而已。”
注釋:①"趙王"句:趙王指趙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趙勝是趙丹的叔父.當時(前258年),秦將白起兵圍趙國國都邯鄲,情勢危急,趙王讓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國楚國求救.后來取得楚魏兩國的救援,擊敗了秦軍.②文武備具:猶言文武全才.③稱誦:稱頌.
閱讀訓(xùn)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余無可取者( ) 2.其末立見( )
3.毛遂自薦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處囊中( )
二,翻譯
1.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語_____,_____都出自這篇文章.前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薦"
參考答案
一,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早"
二,1.趙王讓平原君去向楚國求救,平原君打算請他門下食客中二十個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 2.假如早讓我進入口袋,就連錐子上部的環(huán)兒也會露出來,豈止光露個尖兒!
三,毛遂自薦 脫穎而出 自己推薦自己 人的才能全部表現(xiàn)出來
四,①人要善于把握機會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 ②這也是自信的表現(xiàn).
參考譯文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zhèn)涞氖晨投艘煌ㄇ巴F皆f:“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余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shù))。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shù)出發(fā)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今日(有)幾年了?”毛遂說:“(有)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xiàn)出來。如今,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jīng)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贊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么才能。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09854.html
相關(guān)閱讀:《孫權(quán)勸學(xué)》《誡子書》對比閱讀答案
初中生必背優(yōu)秀詩文名句
《核舟記》周輝《刻木巧匠》比較閱讀及答案
閱讀《郢人》
“梁北有黎丘部”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