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節(jié)選自《三峽》)
【乙】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jié)選自《與朱元思書》)
11.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沿溯阻絕/猿則百叫無絕 B.回清倒影/清榮峻茂
C.負勢競上/橫柯上蔽 D.雖乘奔御風(fēng)/猛浪若奔
12.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在寫三峽的水時,先寫夏季。原因是作者給江水作注,重點寫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乙】文段寫“奇山”,用“負”“競”“爭”等字,將崇山峻嶺化動為靜,寫出山間的勃勃生機。
C.【甲】文第②段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寫景,抓住了春冬之時三峽水清、樹榮、山高、草茂的特點,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三峽幽美景色的贊美之情。
D.【乙】文“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表達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的否定和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13.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2)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14.仔細閱讀【甲】【乙】兩文描寫水的語句,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水的共同特點。(2分)
參考答案
D
B
13.(1)即使騎著奔馳的駿馬,駕著疾風(fēng),也沒有這樣快。(2)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見這清幽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14.甲乙兩文都寫了水的清、疾、奇的特點。
參考譯文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fā)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11272.html
相關(guān)閱讀:《戴震難師》學(xué)案及答案
酈道元《三峽》吳均《與朱元思書》比較閱讀答案
《陶侃惜谷》閱讀答案(附答案)
進士不讀《史記》閱讀答案
《候風(fēng)地動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