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4.與“咨臣以當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1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6.“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幾件事?(4分)
17.讀了此文,你認為諸葛亮最可貴的精神是什么?聯系實際談談這種精神對你的啟示。(3分)
參考答案
13.時 發(fā)揚光大 選拔 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14.D
15獎勵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諸侯中揚名顯貴。
參考譯文
先帝創(chuàng)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立困弊,這真是危急存亡的時刻啊。然而侍衛(wèi)臣僚在內勤勞不懈,忠心的將士在外舍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進行報答。您應該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激發(fā)志士的勇氣,不應當妄自菲薄。援引不恰當的譬喻,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
宮禁中的侍衛(wèi)、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有所不同。如有作惡違法的人,或行為忠善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以顯示陛下處理國事的公正嚴明。不應該有所偏愛,使宮內宮外執(zhí)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費?、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誠實、心志忠貞純潔的人,因此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去咨詢他們,然后施行,必能彌補缺失,集思廣益。
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里茍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先帝不因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來拜訪我。向我詢問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fā),而同意為先帝奔走效力。后來遭遇失敗,我在軍事失利之際接受任命。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F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tǒng)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12747.html
相關閱讀:劉基《竊槽》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白侯之賢》閱讀答案及翻譯(?衢州中考)
初中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西門豹治鄴
中考文言文《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學者有四失①》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