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房玄齡奏:“閱府庫甲兵,遠勝隋世。”上曰:“甲兵武備,誠不可缺;然煬帝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翻譯
房玄齡上奏說:“(我)看過朝廷倉庫的盔甲兵器,遠遠超過隋朝。”太宗說:“鎧甲兵械等武器裝備,確實不可缺少;然而隋煬帝的盔甲兵器難道不夠嗎?他終究丟掉了江山。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百姓平安,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注]:
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
閱:查看。
上:指唐太宗。
煬帝:指隋煬帝。
?(yì):安定。
誠:確實。
卒:最終。
通假字:“闕”通“缺”,缺少
點評
作為中國古代難得偉大的清明君主,唐太宗作為帝王在民政上的認識是空前的,他的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所體現(xiàn)出的觀念又一次在這件事中體現(xiàn),而且他還以史為鑒,從隋煬帝甲兵足卻仍然亡國的例子中總結(jié)出了民對國家的重要,國家上下一心,百姓安定,這就是最好的甲兵,最好的不朽長城!
閱讀訓(xùn)練
【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乙】房玄齡①奏:“閱②府庫甲兵,遠勝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備,誠不可缺;然煬帝④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②閱: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煬帝:指隋煬帝⑤?(yì):安定
6.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還家 要: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絕境:
(3)誠不可缺 誠:
(4)卒亡天下 卒:
7.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8.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論述治國更需重視民生時舉的事例是 。(2分)
9.甲乙兩文都傳達著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愿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愿望呢?選一個角度具體說說你從古文學(xué)習(xí)中獲得的啟示(3分)
〔幫幫你〕可回憶《岳陽樓記》、《鄒忌諷齊王納諫》、《陳涉世家》等文章內(nèi)容。
參考答案
6.(1)同“邀”,邀請
(2)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3)確實 (4)終于
7.(1)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8、祖先躲避戰(zhàn)亂 隋煬帝失天下(大意對即可。第二空只答“隋煬帝”不得分。每空1分,共2分)
(1)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2)如果你們盡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這是我的武器裝備(或盔甲兵器)。(大意對即可。(1)題每個分句1分,
。2)題前兩個分句1分,后一個分句1分,每小題2分,共4分)
9.示例1:我認為關(guān)注民間疾苦可以使百姓安樂!恫渡哒哒f》中蔣氏等人的悲慘遭遇說明了“苛政猛于虎”。減輕賦稅,關(guān)注民生,這是使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關(guān)鍵。
示例2:我覺得為官者親歷親為、廉政愛民可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治水必躬親》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時親臨現(xiàn)場,風(fēng)雨無阻,不苛扣百姓錢糧,像他這樣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觀點1分,結(jié)合古代作品1分,語言表達1分,共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25027.html
相關(guān)閱讀:《歧路亡羊》閱讀答案及翻譯(?蘇州中考)
“汪罔之國人長,其脛骨過丈,捕獸以為食”閱讀
《早慧兒》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10分)《狐假虎威》附翻譯
《徐有功秉公執(zhí)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