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qū)之耳。
閱讀練習(xí)
1.填空(3分)
本文作者蘇洵,與兒子 、 合稱“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①彼勇者恥怯( 。 、谌粍t,人豈有勇怯哉( 。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翻譯。(4分)
參考答案
1.蘇軾、蘇轍 三蘇
2.①以……為恥 ②這樣,那么
3.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qū)之耳。
那么,人難道有勇敢、怯懦的區(qū)分嗎?只是需要用東西來驅(qū)使他罷了。
譯文
現(xiàn)在有三個人:一個勇敢,一個一半勇敢一半怯懦,還有一個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們一道走到深谷邊,并且告訴他們說:“能夠跳起跨越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個勇敢的人認為怯懦可恥,一定會跳并且能越過去;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那又告訴他們說:“能夠跳過去的,給他千金;不能跳過去就不給。”那個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錢利益,也一定能跳并越過去;那個怯懦的人還是不能過去。一會兒,他回頭看見一只兇猛的老虎向他逼來,這個怯懦的人還不等別人告訴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寬闊平坦大道一樣地跨過了深谷。那么,人難道有勇敢、怯懦的區(qū)分嗎?只是需要用東西來驅(qū)使他罷了。
注釋
⑴與之:同他們一起。
⑵恥怯:以怯為恥,意動用法。
⑶與:給。
⑷奔:奔走爭競。
⑸康莊: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道路。
⑹臨:來到,走到。
⑺顧:回頭看。
(8)須臾:極短的時間。
(9)猶:還是
(10)要:需要
啟示
子貢曾問孔子何謂勇,孔子告訴他遇不平事便殺人是愚勇,只有三思而后為的正義之事才為勇。這則寓言寓意就是:生活中并無勇與不勇的分別,只有愚勇與智勇之分,更要用不同的情勢去刺激它。
中心句
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在以勢驅(qū)之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25037.html
相關(guān)閱讀:“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閱讀答案
松風(fēng)閣記 閱讀答案(宜昌)
《文人相輕》閱讀答案
《小石潭記》《黃岡竹樓記》比較閱讀及答案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