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小說精選閱讀:《文明的拐點》有答案
文明的拐點
上弦月
1
墩子扛著頭小牛犢,往扛犢崗頂攀爬。他身后拖著條尾巴——八歲的兒子。
扛犢崗頂有片足球場大小的平整土地。耕地需要牛,可扛犢崗四周刀削斧劈般陡峭,連牛都牽不上去。為了耕種那片地,人們只能把剛斷奶的小牛犢扛到崗頂放養(yǎng),待它長大后耕作,讓它在崗頂終其一生。
據(jù)說,從堯舜爺時代起,人們就用這種方式,耕種著那塊土地。
往事越千年,現(xiàn)在那塊土 地由墩子家“聯(lián)產(chǎn)承包”。
“要是狼把牛吃了,咱家的地不就種不成了?”
“在咱這山區(qū),狼禍害牛不算稀罕,可狼從不上扛犢崗!”
“為啥?”
“老輩人傳下來的說法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普天下發(fā)大洪水,只有咱這里的高山?jīng)]有被淹,扛犢崗頂,成了人間最高的一塊耕地。”
“我們老師就講過‘洪水滅世’的故事!”
“為了使人間最后一塊地能耕種,世人不至于絕種,玉皇大帝警告所有的狼:哪個敢上扛犢崗,頃刻天打雷劈!”
“我們老師說,世上沒有玉皇大帝。”
“可是自古至今,從沒有狼到扛犢崗頂去禍害牛。”
2
兒子沒考上大學,墩子要他在家,和自己一起耕種那塊地,又搬出了老輩人傳下來的說法:“‘洪水滅世’過后,天下死里逃生的不過十幾人;這些人,都是靠那塊地才渡過了大饑荒,也才有了現(xiàn)在的世界。耕種那塊地,是咱家的造化呀!”
兒子還是不愿過土里刨食的生活,到城市打工去了。
墩子仍然獨自耕種那塊地。他十天半月才帶吃食上去一次,那上面有山泉,有他搭建的A字形草棚。上去后他與牛為伴,住上幾天,把農(nóng)活干完再下山。
站在扛犢崗頂,可俯視燕銜春來、雁載秋去,霧漫月沉、霞涌日浮。在這似人間不似人間、非仙境莫非仙境的地方耕云鋤嵐,春播一顆種、秋收萬粒金,墩子覺得自己就是個神仙,老死也不愿離開。
他喜歡久久地鳥瞰山腳下的村莊和自己的家:早上,家門前的河水晃著朝陽的萬道紅光,浴在紅光里、只有鋼筆大小的媳婦在河邊洗衣裳;晾曬的床單、被面,彩蝶般在晨風里上下飄飛。偶爾,媳婦會沖著他揮胳膊:“你什么時候回來——”墩子盡管聽不到卻知道她在喊什么,亮開嗓門回應(yīng):“帶的酒還沒喝完呢——”
3
轉(zhuǎn)眼兒子到了結(jié)婚年齡。結(jié)婚是要花一大筆錢的。正遇到扛犢崗頂那頭牛老了,該換小牛犢了,發(fā)愁的墩子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熱血沸騰起來,打電話讓兒子回來商量。
“這次,咱們扛一公一母兩頭牛犢上去,繁衍出一群牛,扛犢崗頂有的是草!”
“干嗎?”
“咱們也耕也牧,在扛犢崗頂辦個小養(yǎng)牛場。”
“對!現(xiàn)在一頭牛,就是殺了賣肉,連皮帶肉也能賣近萬塊錢呢!”
“以后你就不要再外出打工了,那塊地和養(yǎng)牛場都給你經(jīng)管!”
“可是……狼真的從來不上扛犢崗?”
“自古至今,從沒有狼到扛犢崗頂去禍害牛。”
父子倆大碗喝酒。
4
父子倆一人扛著一頭牛犢上扛犢崗。
可是到地方一看,老牛不見了,唯有一灘血!
“我說吧,狼怎能偏偏不上扛犢崗呢?”
“可是自古至今……”墩子蹲在地上查看過血跡,一拍大腿跳起來,“不是狼,是人!”
因為再貪婪的狼,也不會把牛連皮帶骨頭都吞了。
那塊地,種不成了。養(yǎng)牛場的夢,更是碎得七零八落。
五十多歲的墩子,只好隨兒子到城市打工去了。那塊世人耕作了幾千年的地,從此荒了。
后來兒子才知道:狼之所以不上扛犢崗,是因為扛犢崗上下蝎子草極多。狼一旦被蝎子草“蟄”到,會全身糜爛而亡,因此避而遠之。
14.請根據(jù)全文,解釋題目“文明的拐點”的含義。(2分)
答:
15.小說圍繞著主人公墩子和扛犢崗的關(guān)系展開情節(jié),請根據(jù)該線索概括小說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每點不超過8個字)。(4分)
答:
16.請分別概括墩子父子的性格特點。(5分)
答:
17.請指出文中畫線段落在語言上的特點,并簡要分析該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18.小說中墩子父子對于“狼不上扛犢崗”的原因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請結(jié)合文意分析作者通過這兩種解釋試圖傳達怎樣的觀點,并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談?wù)勀銓ψ髡哂^點的認識。(7分)
答:
參考答案:
14.①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轉(zhuǎn)變。(1分)
②世風日下,傳統(tǒng)美德的失落。(1分)
15.①墩子扛牛犢上崗。(1分)
②墩子醉心崗頂耕作。(1分)
③墩子夢想崗頂養(yǎng)牛。(1分)
④墩子離開扛犢崗。(1分)
16.①父:堅守傳統(tǒng)、(1分)勤勞淳樸、(1分)易于滿足;(1分)
②子:思想開化、(1分)為人精明。(1分)
17.語言特點:精煉、典雅、句式較整齊。(答出兩點即可得2分)
作用:①渲染農(nóng)耕生活的美好;
②表現(xiàn)主人公對農(nóng)耕生活的熱愛和陶醉;
③并和后文形成對比,凸顯現(xiàn)代人性的貪婪和丑惡。(每點1分,共3分)
18.作者觀點:①人若失去信仰,作惡便無所顧忌;
②智慧一旦被貪婪驅(qū)使,人將比禽獸更加兇殘。認識:略。(只答出觀點沒有結(jié)合生活體驗談?wù)J識每點2分,只答出一個觀點并結(jié)合生活體驗談?wù)J識得4分,答出兩個觀點并結(jié)合生活體驗談?wù)J識得7分。)
上文就是給您帶來的初中初三小說精選閱讀,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41370.html
相關(guān)閱讀:《道行》閱讀答案
初二年級小說訓練閱讀《無畏的腿》答案
《種稻人 孔祥樹》閱讀答案
初中小說閱讀答案《小提琴的力量》
初中小說閱讀及答案:集中營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