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閱讀“教學內容的選定”的研究與實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課題概念的界定

關鍵詞一:《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二:散文閱讀的“要領”:體味精準的言語表達,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通過品味語言發(fā)掘作品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這是課題研究的核心。

關鍵詞三:“語文教學內容”指語文教學層面的概念,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這是課題研究的關鍵,解決要“教什么”的問題。教學內容選定研究與實踐,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文字”為符號工具,以“體味語言”為抓手、立足點進行的行動研究與實踐。

2.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閱讀教學是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訓練提高閱讀能力的教學活動。散文又是閱讀教學的主導文類,占據語文教學的大部分課時。其研究領域復雜,散文教學“教什么”的問題難以把握,多少年來,研究閱讀教學方法的人可以說是仁智各見,百家爭鳴,有教學理念層次的,如《課標》內容的解讀,有教學實驗層次的,如有效教學的研究,高效課堂的陳述等,有專家名人的高屋建瓴的解讀,這些“高大上”的教學思想在語文教學改革中起到引領的作用。呂叔湘先生提到了閱讀教學中的“少慢差費”現象,直指我們普通一線老師要么“拿來主義”照本宣科,要么用“參考書”肢解性的講析,沒有思考教材,沒有思考教學,沒有思考學生,讓文本解讀沒有了體驗,閱讀效率低。更有甚者在教學活動忽視學生對作者所抒發(fā)的感受的體認,漠視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品味,教學中借助其他資源圍繞“外在的言說對象”展開,即走到了課文之外,把語文課上成了非語文,脫離文本。善教者多于善研者,使得當前語文散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不能形成散文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讓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喪失活力與魅力。

3.選題意義:

(1)從課標角度說,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這里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就是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所以就散文而言,我們必須先明白其閱讀目的,強調文本解讀要采取與散文文類相匹配的解讀方式,把散文當散文讀,依據散文閱讀要領探尋可操作的解讀方法,選擇教學內容,體現一篇散文所呈現的文體特征。通過“散文教學內容選定”的研究整合解讀文本的規(guī)律,落實課標。

(2)針對前述現狀分析,一線老師很多只是善教,而依據散文文體的不拘一格的特點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研究教學內容的選定問題,以期為語文教師提供散文解讀的抓手和工具,進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散文教學內容的選定這個問題,這也就是研究“教什么”的問題,因為,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教什么”永遠比“怎樣教”更重要!使課題研究有實效性。

(3)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者多不勝舉,但大多從宏觀上進行指導,如何閱讀散文,需要從理解的過程入手,做好體味散文語言,這必須從微觀上進行。王榮生把“如何閱讀”大致歸結兩個要點:一是如何找到語句和文本的關鍵點,即看語句和語篇的什么地方;二是對這些關鍵點,如何做深度加工,即從這些地方看出什么東西來。我們研究的關鍵就在于把握散文語言,從語言入手,即從散文文本的“關鍵字詞”入手體會散文的語言的滋味、體會作者的情調,用行動研究給出教師解讀文本的抓手,尤其讓學生在考試中把控閱讀題題干篩選信息更便捷,使課題研究有現實意義。

4.研究的價值:

(1)“散文閱讀教學內容選定”的研究促進學生閱讀興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維對于智能發(fā)展極為重要,“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課堂上的每一個活動都要變成拔動學生心弦的手指,手指一動,心音就響”。解讀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文時,讓學生就一個字“花”展開交流、討論,由文中的“花”能讀出媽媽希望兒子在春天看到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景象,在秋天想讓兒子從菊花的傲雪凌霜的精神氣質得到啟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即刻會去探索思考課文內容,以“饑渴”之心來學習,興趣隨即高漲,思維的火花在這種質凝與解疑過程的相互碰撞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本課題研究者多次被聘為教學大賽活動評委,發(fā)現一線老師在解讀文本過程中走彎路的尷尬,此微課題研究解決語文閱讀教學“空泛化”和“純知識化”,所謂空泛化就是在滔滔不絕地分析,狂轟濫炸地“提問”,所謂純知識化是老師在課堂中老擔心這點知識得強調,那點知識不可忽視,面面俱到,“散文閱讀教學內容選定”的研究會根據文中關鍵字詞讓學生有了學習探究的抓手,實現自主學習,提高閱讀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54954.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