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紙質(zhì)”牛奶盒裝,實際上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紙盒,而是由紙、鋁、塑組成的六層復合包裝盒,俗稱“利樂磚”。牛奶喝完了,我們就用“利樂磚”做幾個有趣的實驗吧。
奇妙的“公道杯”
據(jù)說明朝洪武年間,景德鎮(zhèn)御窯曾進貢過“九龍杯”。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特意拿出九龍杯和美酒,賜群臣每人自斟自飲一杯。不料,將杯斟滿酒的大臣突然發(fā)現(xiàn)杯中美酒不見了,而沒有將杯斟滿酒的大臣卻說該杯滴酒不漏。原來,此杯甚為公道,“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朱元璋便把九龍杯命名為”公道杯“。自此便有了公道杯這一酒器之說。
其實,公道杯是我們的先人巧妙運用虹吸原理制成的。我們也來做個公道杯,體驗一下其中的奧妙。
1.剪去空牛奶盒的底,再將盒體三個側(cè)面剪去一半,留下靠近飲管口的一個側(cè)面,并將它剪去一個角。將飲管口向下倒放。
2.將牛奶盒配的吸管的兩段直管部分剪成相差1cm,短管端剪一個斜角,如圖1。
圖1
3.把剪好的吸管長端插入飲管孔,然后對折飲管孔旁留下的側(cè)面,將飲管蓋住。公道杯主體就做好了,如圖2。吸管和飲管孔之間不能留縫隙,可以用吃過的口香糖密封。
圖2
公道杯做好后,還需要一個裝水的容器。再用一個空牛奶盒,將公道杯露出的吸管插入它的飲管口,粘緊,公道杯就做完了,如圖2所示。
往公道杯中倒水,水位沒有超過吸管頂端時滴水不漏,當水位超過吸管頂端位置時,杯中的水會因虹吸原理漏入下面的盒子里。
神奇“氣壓千斤頂”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救援人員使用過一種像橡膠墊子的東西,充氣后它能輕易托起數(shù)噸重房屋構(gòu)架。這是一種叫氣壓千斤頂?shù)膶S霉ぞ。我們也來做一個氣壓千斤頂,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把空牛奶盒的四個折角揭起,把盒體壓扁成一個口袋形,插好吸管,氣壓千斤頂便做好了,如圖3。
圖3
把這個氣壓千斤頂有飲管孔的一面朝上,平放在桌子 上。找?guī)妆緯谏厦,不要壓著吸管。然后從吸管輕輕向里面吹氣,書本就被托起了?纯茨阕疃嗄“吹起”幾本書。我們還可以用大塑料袋仿制一個大氣壓千斤 頂,上面放一塊薄木板,再放重物。你能輕而易舉的“吹起”幾十千克重的物體。
聽話的光線
如圖4,將一空牛奶盒照下圖剪一個小窗口,把一只普通2.5V小燈泡及燈座放入其中,導線引到盒外與裝有2節(jié)干電池的電池盒及開關(guān)連接,插好飲管。在一個比較暗的屋子里,向牛奶空盒灌滿水,然后“關(guān)”好小窗口,接通電源。當水流出時會看到光線能通過彎曲的飲管照亮地面。
圖4
光一般不是沿直線傳播的嗎?原來光線在傳播過程中會在飲管內(nèi)壁發(fā)生多次反射,于是,光隨飲管形狀改變了傳播方向。光導纖維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如圖4所示。
會走的小船
在空牛奶盒頂部遠離飲管孔的一邊固定一個長條肥皂,盒內(nèi)注入50毫升水(增加其重量)。將牛奶盒放入水中,讓肥皂條浸在水中,盒子就像小船一樣自己向前運動。
原來水的表面有張力,一些昆蟲如水黽就是利用表面張力在水面上爬行的。肥皂溶于水后減小了周圍水的表面張力,于是盒子在對面水的張力作用下向前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57939.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國古代趣味物理實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