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span>孟子>二章》)
【乙】當(dāng)今天下之病,臣請譬諸病者:其安時(shí)調(diào)養(yǎng)適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膚,醫(yī)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體,若得良醫(yī),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勢已如是,于可醫(yī)之時(shí),陛下又選任良醫(yī),倘信任不疑,聽其施設(shè),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壽。
若于此時(shí),使②良醫(yī)不得盡其術(shù),則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賢材,收眾策,不憚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選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韓琦⑤、范仲淹》,有刪改)
【注釋】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憚:怕,畏懼。④乞:乞求,請求。⑤韓琦:北宋政治家,名將。
3.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4分)
(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3)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
譯文: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3分)
譯文:
5.請用選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甲文中孟子認(rèn)為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所以說“
(2)乙文作者認(rèn)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
6.甲、乙兩文都論述了治理國家的問題,它們的觀點(diǎn)分別是什么?在人才的問題上,它們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處?(4分)
參考答案
3. (4分,每小題1分)(1)起,被任用 (2)使……勞累(3)通曉(4)只,僅僅
4.(6分)(1)(3分)所以上天將要下達(dá)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故” “是”各1分,意思正確,句子通順1分)
(2) (3分)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衡”“作”各1分,意思正確,句子通順1分)
5. (3 分)(1)(2分)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答出其中兩小句可得1分,兩句以上但不完整也只得1分)(2) (1分〉(使)良醫(yī)不得盡其術(shù)
6. (4分)甲文觀點(diǎn):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文現(xiàn)點(diǎn):選?賢才,收取眾人策略,大膽改革。(或“拔賢材、收眾策,不憚改作”)相同之處:都認(rèn)為人才對國家至關(guān)重要,君主要重視人才。(甲、乙觀點(diǎn)各1分,相同之處2分,大意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659335.html
相關(guān)閱讀:“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元伯為友”閱讀答案
《周亞夫細(xì)柳營》閱讀答案
比較閱讀:《飲酒(其五)》《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釣魚記》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閱讀答案(附翻譯)
“魚,我所欲也”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