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廣益實驗中學14---1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卷八年級生物
考試時量: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 橘生南則為橘,生于北則為枳的主要原因是北方
A.土壤貧瘠 B.陽光太強 C.空氣干燥 D.溫度太低
2、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下列食物鏈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陽光草兔狼 D.兔草狼
3、如果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土壤的干濕程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下列設計中錯誤的是
A.設計甲(濕潤土壤)、乙(干燥土壤)對照實驗
B.在甲、乙兩容器中各放入1條蚯蚓
C.甲、乙兩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狀況均相同的蚯蚓各5條
D.甲、乙兩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
4、如果一個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四種生物構成了食物鏈的關系,在某一時間內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圖所示,在一段時間內,若甲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
A. 乙、丙的數量增加,丁的數量下降 B. 乙、丙、丁的數量都增加
C. 乙、丁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 D. 乙、丙、丁的數量都下降
5、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下述四個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應是
①轉動遮光器,使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 ②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③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 ④轉動反光鏡調出一個白亮的視野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6、下面關于細胞有關知識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 只有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
C. 煙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細胞液中 D. 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7、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下列哪種生物與其他三種不一樣
A.草履蟲 B.衣藻 C.酵母菌 D.蚯蚓
8、西瓜甘甜多汁,清涼解渴,是盛夏佳果。我們吃的西瓜瓤是由下列哪種結構發(fā)育成的?
A.受精卵 B. 胚珠 C. 珠被 D. 子房壁
9、小明家的蘋果樹枝繁葉茂,卻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現落蕾現象。小明及時給蘋果樹施加了適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現落蕾現象,并且不久開花了。請問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和鉀肥
10、下列各種物質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產物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機物和氧 C.二氧化碳和氧 D.有機物和二氧化碳
11、要檢驗綠色植物的葉在呼吸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實驗條件是
A.要用一株葉子多的植物 B.收集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
C.要在黑暗條件下試驗 D.給植物澆足夠的水
12、沒有根、莖、葉分化的植物是
A.貫眾、滿江紅 B.海帶、葫蘆蘚 C.紫菜、滿江紅 D.海帶、紫菜
13、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場所是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陰道
14、進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表現,不正常的是
A.獨立意識增強 B.性意識開始萌動
C.不愿與人交流,自我封閉 D.對所屬集體有強烈的歸屬感
15、小李經常偏食,結果他的上皮組織發(fā)生了角質化,皮膚干燥,這是由于偏食造成體內缺乏
A.維生素A B.維生素C C.維生素D D.維生素B
16、下圖是某人飯后約30分鐘時,測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時四種物質的相對含量,請問該器官是
A.食管 B.胃 C.小腸 D.大腸
17、在下列組成呼吸系統(tǒng)的器官中,最主要的是
A、鼻腔 B、肺 C、氣管 D、咽
18、人體的八大系統(tǒng)中,擔負運輸物質功能的主要是
A、消化系統(tǒng) B、運動系統(tǒng) C、循環(huán)系統(tǒng) D、泌尿系統(tǒng)
19、從人體手臂的兩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測定其中的氧氣(O2)、二氧化碳(CO2)的相對含量如右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甲是動脈血 B.乙呈鮮紅色
C.甲是從靜脈中抽取的 D.乙是從動脈中抽取的
20、下列有關血液成分及各成分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液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
B.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作用,一個人紅細胞數量少時,易患貧血
C.血小板能吞噬病菌,清除人體損傷和死亡的細胞
D.紅細胞體積最大、數量最多
21、右下圖是某種物質流經腎小管內的濃度變化曲線示意圖,該物質是
A.蛋白質 B. 水 C.葡萄糖 D. 尿素
22、人體感知外界環(huán)境需要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反射弧 B.脊髓 C.神經元 D.大腦
23、保護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準確地獲取信息,下列有關眼和耳的敘述錯誤的是
A.近視眼可以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B.人的視覺是在視網膜形成的
C.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 D.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
24、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請繞行的告示牌后改變了行走路線,而一只小狗卻照樣前行。這種差異的本質是人類有
A.視覺中樞 B.語言中樞 C.聽覺中樞 D.軀體感覺中樞
25、右圖曲線表示人體血液內某種物質的含量在一晝夜內變化情況,該物質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尿素 D.葡萄糖
二、識圖作答題 (每空1分,共15分)
26、下圖甲、乙、丙所示為三個不同類型的細胞,據圖回答:
(1)甲圖中數字2所表結構為 。與甲和丙相比,乙的細胞中沒有 ,因而需要從外界獲取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2)若你觀察到的生物乙正進行細胞分裂,則最先進行分裂的結構名稱是 [ ] 。該結構在分裂時,其內包含的 數量會先增加一倍,并等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
(3)病毒與圖中生物相比,在結構方面的顯著特點是: 。
27、根據大豆種子的結構示意圖和幼苗圖,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 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種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體
的幼體。大豆種子與玉米、水稻種子的結構相比,大豆種子中沒有
。乙圖中的7和8分別是由甲圖中的[ ]
和[ ] 發(fā)育而成。
(2)滿足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且溫度適宜時,將大豆種子浸泡在水中,
種子仍不能萌發(fā),這是因為缺乏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 。
28、右圖所示是某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曲線AB段表示 時肺內氣壓的變化。
(2)曲線發(fā)生BC段變化時,膈肌處于 狀態(tài),胸廓的前后、左 右、上下徑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氣結束的一瞬間是坐標系中的 點,此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 。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5分)
29、某同學為了探究唾液對漿糊的消化,設計了如下實驗:
(1)漿糊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是 。
(2)實驗過程D中2號試管的結果是 ,原因是: 。
(3)為什么要將試管置于37℃的溫水中? 。
如果將C過程換為5℃水,再重復D過程,2號試管中的現象是 。
30、在探究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時,某學習小組用蝌蚪作實驗,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蝌蚪數量(只) 甲狀腺 飼料中是否加入甲狀腺激素
方案一 A組 10 破壞 加
B組 10 破壞 不加
方案二 A組 10 破壞 加
B組 10 不破壞 不加
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選用蝌蚪作為實驗動物,是因為蝌蚪的發(fā)育為 發(fā)育,實驗效果明顯。
(2)方案 設計不合理,你認為應如何修改? 。
(3)請預計方案一中B組的實驗結果: 。
(4)某山區(qū)的蝌蚪長到很大都不能發(fā)育為青蛙,推測該地區(qū)的人患 的可能性較大。
31.科學家通過進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脫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質的合成,促使葉片衰老。而細胞分裂素則抑制葉綠素、核酸和蛋白質的降解,抑制葉片衰老。所以在生產中可利用細胞分裂素作保鮮劑。
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細胞分裂素有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實驗原理:葉綠素逐漸喪失而失去綠色是葉片衰老(失綠變黃)最明顯的特點,離體葉片很快就會出現衰老的特點,因此,可通過用細胞分裂素來處理離體葉片,記錄葉片失綠變黃的時間來證明葉片的衰老程度。
實驗材料:多種植物的新鮮葉片,一定濃度的細胞分裂素,蒸餾水等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取 葉片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標記為甲組、乙組。
第二步:在甲組葉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濃度的細胞分裂素,乙組葉片 。
第三步: 。
實驗結果預測: 。
實驗結論: 。
四、分析說明題(每空1分,共20分)
32、周末張雨和家人一起來到橘子洲公園游玩,走進公園到處都是綠油油、軟綿綿的草坪,種類繁多的樹木生長得特別茂盛,有銀杏、樟樹、水杉,還有橘子樹呢。大大小小的鳥兒在樹上唱著歌,清脆婉轉。小雨在給一朵鮮艷的山茶花拍照時,發(fā)現有條蟲子正在上面爬呢,被嚇得連連后退 請根據資料回答:
(1)橘子洲上的所有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共同組成一個 ,其中的細菌和真菌,屬于 。你認為什么時候到橘子洲去游玩空氣中氧含量最高? (傍晚/清晨)。
(2)張雨發(fā)現蟲子,被嚇得連連后退,這個過程是不是反射? 。
(3)張雨發(fā)現有很多人在公園中的草坪上照相,你認為好嗎?為什么?
33、爬行動物是卵生動物,很多爬行動物受精卵發(fā)育成雄性個體還是雌性個體,與孵化時的溫度有關。下表為三種爬行動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溫度孵化時雄性個體出現的百分比:
溫度 22℃ 24℃ 26℃ 28℃ 30℃ 32℃ 36℃
密西西比鱷/% 0 0 0 10 20 50 100
紅海龜/% 100 100 100 90 50 20 0
綠草蜥/% 52 49 50 48 47 51 50
請根據表中數據分析:
(1)爬行動物的性別是由細胞核中的 控制的,但也受環(huán)境的影響。
(2)在22℃~26℃溫度范圍內,全部孵化出雌性后代的動物是: 。
(3)后代的性別受孵化時溫度的影響最小的動物是 。
(3)紅海龜的后代中雄性個體的百分比和孵化溫度的關系是:
在22℃~26℃之間, 。
在26℃~36℃之間, 。
34、右圖為腎單位中形成尿液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代表的生理過程 ;
(2)C中液體與D中液體不同,主要區(qū)別是D中沒有 。
(3)請寫出乙血管的名稱 。甲和乙中所流的血液類型相同嗎? 。
(4)當膀胱中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人體會產生尿意,尿意形成的部位是 。
35、青海省玉樹縣4月14日晨發(fā)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
震中在縣城附近,造成巨大破壞, 導致大量人員傷亡。68歲的財仁巴吉被困廢墟中,救援人員發(fā)現她后立即給她輸氧和輸液。請根據右圖血液循環(huán)和氣體交換示意圖回答:
(1)輸入財仁巴吉體內的氧氣會進入[4] 中,并在此處與血
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經過氣體交換后,血液性質發(fā)生了變化,由5中
的 變成6中的 。
(2)給財仁巴吉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它最先流入心臟的腔是[ ] ,最終被運到組織細胞中,通過呼吸作用被分解釋放出能量供細胞進行生命活動。
(3)若財仁巴吉大量失血,需要緊急輸血治療。測得她的血型為O型,醫(yī)生應該給她輸入 型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82832.html
相關閱讀:中考生物必考知識點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