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初中生物教學體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生物學課堂上,我領悟到新課程帶給我的啟示: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沒有經過篩選,其智商的發(fā)展本身就存在著差異,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要充分利用好教學中的各種素材,盡可能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動手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生物結論,讓學生體驗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生物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生物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體驗,讓他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知識。我越來越喜歡這些有故事的課堂,也更加熱愛這個有故事的職業(yè)。
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嘗試、反思、總結,較深的體會有:
一、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在平時的的課堂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讓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才會敢想、敢問、敢說。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微笑的面對學生,從不板著臉上課,更不對學生大聲訓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平時教學中,盡量運用感官總動員,盡量讓學生學懂,學透,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知一曉十,還要能夠用“聯(lián)想”去學習。
二、放手讓學生們創(chuàng)新。
我們確實比學生考慮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覺的想為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學生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但是我們想的不一定被學生喜歡和接受,所以還是讓他們回歸這個年齡段最真實和最自然的思維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創(chuàng)新的東西,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教師要教的少,讓學生學的多。
教師有時還是應該少說,不要污染學生具的思想,在有的時候,只在一旁打氣、看表演、鼓掌就可以了,有難度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暗示也就足夠了。但在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時,意味著教師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學的多,怎么樣學生才愿意學。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戰(zhàn)的,如何在課前設計有趣味性、有探索興趣的問題,更是這一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
總的說來,自己懂得生物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新教材努力從生物的視角去展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用科學、技術、社會相聯(lián)系的觀點引導學生認識材料、能源、健康、環(huán)境與生物學的關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綜合的科學觀和對有關的社會問題做出判斷決策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685648.html

相關閱讀:上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生物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