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數(shù)學總復習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體教學上,使教學內容和進度適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由于學生知識、技能、努力方面的發(fā)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教訓在教學中仍采用“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就會造成優(yōu)生“吃不飽”,中等生提不高,后進生“吃不了”的局面,長此下去,勢必造成兩極分化,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好辦法采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對學生施以不同層次的教學和指導,以達到不同層次的教學目的,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一、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依據:

  1:學生從不同的小學升入初中后,由于各個小學的教育不盡相同,因而學生發(fā)展極不平衡,學生的自身素質高低,懸殊較大,這給初中數(shù)學教學帶來很大困難。

  2、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迫于升學壓力,只注重對優(yōu)等生的培養(yǎng),忽視了中、差生的提高,甚至為了排名次爭高低,故意諷刺挖苦學生,造成差生的輟學。

  3、隨著新課程的普遍推開,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有的教師考慮到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但在有限的課堂45分種時間里,不采取好的辦法,要使所有的學生吃飽、吃好是不可能的。

  鑒于上述種種現(xiàn)象,在成長數(shù)學教學中,要確實落實新課標精神,使不同層次學生整體受益、普遍提高,必須要實施分層教學模式。

  二、分層教學的過程:

  1、講解分層法。

  講解重點時,要兼顧低層次學生。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時,針對中、低層學生,采用對比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讓學生歸納步驟;其中讓高層學生歸納解法步驟中注意事項,這樣低層次的學生弄懂新知識,高層次學生訓練了解題能力,中等學生加深了印象,可謂一舉多得。

  2、操練分層法。

  在課堂教學中分層操練,如講解例題時,面對全體學生進行分析,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寫出解題步驟。

  有時,對于差生來說,可能有很大困難,這樣,再給他們重新分析講解,再給他們做與例題十分相似的題。讓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把例題的已知和未知轉換成增加條件求新問題的題。這樣,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來教學,可使每一個學生能“吃飽、吃好”,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3、提問分層法。

  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性教學行為,教學中的提問和回答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了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了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應有意識地編擬三個層次的問題,便于課堂提問,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高層次學生回答,簡單問題優(yōu)待低層次學生,適中的問題回答機會讓給中層次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АⅫc撥,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機會參與到教學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鍛煉。

  4、練習分層法。

  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分層次選編基礎鞏固性練習,拓展延伸性練習,綜合運用性練習,對低、中層學生要求緊扣課本,低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大部分基礎鞏固性練習,鼓勵選做書中章節(jié)習題,中層學生能完成書上全部基礎鞏固性練習,和書中章節(jié)習題,選做拓展延伸性練習,高層學生另外增加綜合運用性練習,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這樣配制練習,有利于低層學生鞏固基礎,中層學生略有提高,高層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

  5、作業(yè)分層法。

  由于學生層次不同,布置作業(yè)也就有所不同,因而作業(yè)批改及指導也應該有所區(qū)別。對待低層次學生,應盡量做到全批全改,多采用適合其學習狀態(tài),性格特征的激勵性批語,也可以讓高層次學生采取結對幫扶方法,讓優(yōu)生給他們談體會,談方法,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解答釋疑。學生的互相幫助不僅能提高低層學生的學習質量,也能促使高層次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還能進一步促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習氣氛。對學生布置作業(yè)時,力求定性定量,要區(qū)分對待.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全體學生都要做,選做題由中層學生選做,高層學生全做.由于作業(yè)分類,克服了"大統(tǒng)一",使低層學生有興趣按時完成作業(yè),集中精力解決基本題,達到培養(yǎng)基礎性學力;中層學生則能拓展思路,在培養(yǎng)基礎性學力的同時,提高發(fā)展性學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力.這樣可解決以往統(tǒng)一作業(yè)時,高層學生"吃不飽",中層學生"吃不好",低層學生"吃不了"的矛盾.這樣各層學生學習到位,紀律增強,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6、輔導分層法。

  課外輔導使課堂教學的補充,這種補充當然不是課堂的延時,也不是變相增加學生題量負擔,而是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對低層學生輔導主要是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師生和諧的感情,激發(fā)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面批部分作業(yè),個別輔導重點突出選題簡單、基礎,對高層學生鼓勵拔尖,挑選高層學生進行數(shù)學競賽輔導,主要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靈活應變能力,長久地保持對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06682.html

相關閱讀:淺談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