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與初中銜接學習習慣養(yǎng)成之淺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小學時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較輕,知識含量難度較小,大部分學生都是在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任務的。而到了初中,隨著知識深度和難度的增加,課程的加多,教師教學方式與小學有很大的改變,導致很多學生不適應,學習成績也有明顯的下降。我們都深知,六年級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否則,隨著知識量的增加,積累,必將導致部分學生落后。針對這種情況,在我的日常班級管理中,我嘗試進行了以下幾種做法,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落實每日計劃,做到日日清,周周清

我要求學生將每天每堂課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內容做一簡單的記錄。如:周一,第一節(jié)英語:背單詞;課文;第二節(jié):數學:完成學案……周二:第一節(jié)數學:無……。以上當堂未解決的內容當堂記錄下來,可以利用每天下午最后一節(jié)的自修課或課間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做到日日清。這樣可解決部分學生自修課無所事事現象,并且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有的放矢,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充分利用小組監(jiān)督與合作,強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為進一步強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小組管理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學習成績我采用小組整體評價。每次測查成績按小組平均分的名次加入相應的個人量化。同時也做為小組排座次的重要依據。在一個小組中若有一名同學成績出現了落差,直接影響到小組的總成績。這樣做不但能有效的利用小組力量參與學習的管理,而且也有效的增強了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組員間的相互監(jiān)督、相互幫助的自主能動性。

日常班級管理,個人與小組結合進行量化。每周將進行一次班級量化匯總,核算出個人及小組量化成績,同時按小組排名分別給個人加入相應的量化分值。利用小組間成員相互約束學習行為,自修紀律,對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業(yè)上交情況進行小組量化。對一些經常不交作業(yè)的學生,一直是教師教學的難題。針對這種情況,我也采用小組量化的辦法。若小組中某一位同學未在規(guī)定時間上交作業(yè),或完成作業(yè)的質量很差。相關組內成員均有聯(lián)帶責任,都會受到相應的扣分處理。這樣,利用小組的力量幫助這部分學生能及時高質量的完成作業(yè),從而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促進六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還有很多,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上是我的幾點淺見。不管是什么樣的方法,都要堅持不懈的落實到底,總會有效的。我們應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山東諸城市百尺河鎮(zhèn)岳溝小學 李秀玉

來源: 發(fā)展導報(太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17651.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教學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