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的措施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實驗教學作為初中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使學生踐行所學生物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精神。然而,當前的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卻依舊沒有意識到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以至于影響了學生的生物學習。特別是隨著新課標在初中教育中的推行,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刻不容緩。

1轉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伴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推行,各門學科的教學模式、目標、思路和方法等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也不例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生物教師依舊沿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常常忽略實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實驗教學完全淪為了生物課程教學的“副科”,甚至有些生物教師將實驗教學完全看成了“興趣課程”,即只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而設置的課程,那么在這種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實際課程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為了成分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需求,生物教師可以合理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思路來開展課程教學,同時這也是順應當前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否則教學勢必會停滯不前。因此,生物教師需要率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順應課程改革的趨勢,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和思路來豐富生物課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就開放性教學模式的具體體現(xiàn)而言,其主要包括教學時間、目標、資源和空間等的開放。比如,教學空間的開放是要求教師不要將教學的場所局限于課堂上,而應該擴展到實驗室或者課外等地方。例如,在講解“生物圈里有哪些綠色植物”這部分生物知識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來合理運用開放式教學思路和模式,組織全班學生一塊到學校周邊的公園去觀察一些具體的植物類型,并要引導學生仔細辨別草本和木本兩種植物類型的不同之處,使學生在課外觀察地過程中切實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他們充分意識到大自然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積極自主地投入到有關教學內容的學習中來。

2創(chuàng)設趣味實驗,激發(fā)參與興趣

俗話說:“嗜之越篤,技巧越工。”這點充分凸顯了興趣在人們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其同我國古代教育家所說的“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只有“激趣”,學生才可以形成學習的內在動力,否則即便教師強制性要求學生學習,那么學生也只是表面上應付教師,卻沒有積極進行思考看,那么實際的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在開展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要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在當前的初中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相應的實驗形式包括演示型、觀察型和制作型等多種類型,并且各種類型的實驗又包含了許多具體的實驗內容。在這種背景下,生物教師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學生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強烈欲望,從而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一個良好的條件。此外,在開展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生物教師不可單純地采用演示型生物實驗來開展教學,以避免學生對生物實驗學習產生厭煩感。這就要求生物教師要將學生切實作為課堂的中心,并要合理運用制作型或者活動型等多種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例如,在講解完“種子的萌發(fā)”這部分生物教學知識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該部分的生物知識,生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種植一些自己喜愛的農作物種子,比如玉米、小麥、大豆和花生等,并要在課下定期觀察和記錄這些種子發(fā)芽的整個過程。而針對自己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麻煩或者疑惑,生物教師或者家長需要耐心地為他們答疑解難,以確保學生可以順利地完成種子的整個萌發(fā)過程。通過學生親身踐行這種生物實驗,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生物知識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有利于促使學生自主投入到教學中來。如此一來,學生通過這種實踐性的生物實驗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開展課外教學,調動學習熱情

在當前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生物教師一味地將教學的內容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卻忽視了課外教學的重要性,以至于學生了解和學習生物知識的時間也局限在了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知識看似比較枯燥、乏味,但是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它實際上蘊含著大自然的魅力,所以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生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課外學習時間,比如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外活動作業(yè),使學生在課下結合所學的生物知識來自行解決這些趣味性生物作業(yè)。此外,在設計課外教學作業(yè)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其興趣和愛好來綜合考慮,確保學生可以對這些生物作業(yè)產生興趣,以避免學生因枯燥、乏味的作業(yè)而缺乏學習動力。因此,通過合理運用課外作業(yè),則可以有效地彌補學生的生物教材的不足,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例如,例如,在講解“生物圈里的綠色植物”這部分生物知識之后,生物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課外實踐作業(yè)。比如,讓學生親自到學校周邊的相關公園中去自行采集和制作一些植物樣本,同時要做好各類標本的數(shù)據(jù)標注。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在課下自行動手實踐和查詢相關生物資料,可以使學生深刻地掌握這些生物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總之,實驗教學作為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學生踐行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投入到教學中來。因此,在平時的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并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創(chuàng)設趣味性實驗和開展課外教學,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24268.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試題(北師大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