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不足之我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數(shù)學教師、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都投入了滿腔熱情,付出了大量的艱辛勞動,可以看到,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一向沉悶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教師的教學手段異彩紛呈,我校創(chuàng)辦四年以來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在整理教研成果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實施中的不足,少數(shù)教師對課改精神理解偏差,從而導致了一些低效課堂的出現(xiàn)。

一、課堂上的大段板書或沒有板書。有些教師在平時教學(沒有人聽課)時,圖是隨意在黑板上臨時畫的,大段的文字或例題也是在課堂上寫出的,不管是講、練、悟都在黑板上進行,以致擦了一黑板又留下一黑板,白白浪費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時間。在公開課時,什么過程都靠多媒體課件進行,頻繁地翻動幻燈片,學生如同看電影,能隨著情節(jié)呼應教師的思維,至于重點是什么,難點如何解決,怎樣推導過程,學生在課后一問三不知。教師在黑板上的空白給學生的摹仿帶來致命傷害。不在意課堂效率,再先進的教學設備也沒有太大價值;不在意教學方式,再多的書寫給學生也只是簡單的揉雜堆積。

二、追求形式,忘了本質(zhì)。案例:△abc中,ab>ac,ad平分∠bac,過bc的中點e作eg∥ad,分別交ab于f,交ca延長線于g,求證:cg=bf,一位教師在上完新知后講解這道例題,完完整整演了一場“獨角戲”。舉了八種解題方法和技巧,單純刻意地追求教學招數(shù)、技巧的轉變,以為教學花樣翻新便是新理念下的教學,像歌唱家舉辦歌唱會,一人唱到底,觀眾只需聆聽欣賞就夠了,教學過程鮮有學生參與,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下課鈴響了,“我還有四種方法未講,課后同學們自己去思考”,我想學生心里不罵老師才怪,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明白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的條件構成及運用,選本道例題只需介紹一到兩種方法即可,可試著放手學生交流討論出“構造三角形全等”、“作三角形中位線”、“構造三角形相似”的某些思考并作總結,然后返還課題。否則,對教學的本質(zhì)視若不見,該教會的沒有教會,該形成的能力未形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三、無效提問與越俎代庖。有些教師上課時非常喜歡提問,但提問時的技巧與目的不甚明了。對著少數(shù)學生提出問題,并逐個給與“點評”,被提問的學生由于緊張不易回答,而大多數(shù)同學置身事外而無思考討論,較好的同學回答正確,便掌聲一片。公開課時一個簡單問題提出來,學生齊唰唰舉手一片,聽課時老師不免嘀咕:既然大家都會了,還提問做什么?既然大多數(shù)同學在放羊,只養(yǎng)幾只肥羊有何意義?有道探究題,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大家合作探究,布置任務不到一分鐘教師便迫不及待地告訴學生思考方向、思考方法、輔助線的添法,就差點把答案直接說出來。為什么我們就不能讓學生在已有知識中通過大家的努力把結論探究出來呢?關鍵還在于對學生們的不放心與能力的低估。

四、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理解偏差。有些教師把自主學習理解為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自定學習內(nèi)容和進度,老師成為學生的旁觀者跟著學生去思考,去補充,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被學生的集體亂發(fā)言雷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若離開老師的引導,就學習方法、學習內(nèi)容、學習目的、學習重點進行部署,勢必白白浪費大多數(shù)同學的寶貴時間。而合作學習又成了教師實施新課改的寵兒。小組學習次數(shù)頻繁,主觀隨意性大。學生未準備,就進入小組學習狀態(tài);還在激烈探究,教師宣布時間到了停止合作,匯報成績。我以為并不是每一節(jié)內(nèi)容都適合合作學習,也并不是大多數(shù)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活動才能完成。當解題方法多樣或意見不統(tǒng)一需依靠小組探討得出結論時合作學習,能事半功倍,使得教學效果提升,培養(yǎng)學生表達與交流,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

五、試卷講評及習題的低效?荚囘^后,教師對試題評講常常從第一道開始一口氣講直到下課。該講什么題,達到什么目的,哪些是大多數(shù)學生錯的題,哪里是學生沒有掌握方法,哪些錯誤屬技術層面,教師心里無底,不進行知識梳理,不進行習題歸類,沒有方法規(guī)律總結,學生沒有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遇到同類或變式數(shù)學題仍然不會。臨川二中的黃金聲老師在談講解數(shù)學習題時曾說:想一想能懂的,慎講;跳一跳能懂的,精講;議一議不懂的,深講;從最后一題講起;從多數(shù)人的錯誤講起;從刻骨銘心的地方進起;從不可容忍的錯誤講起。學生對錯題進行歸類,小結,教師點評,是講評試卷的最好補充。對于習題的布置,應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盡量多設置有層次的變式題,避免“一套練習題”走天下的訓練模式。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我們?nèi)〉昧嗽S多成功的經(jīng)驗。通過良好地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充分挖掘?qū)W生的主觀能動性,用新理念去指導我們的教學,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我們的教學效果才能高效有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36742.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