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鄭人買履》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鄭人買履
原文
鄭人有欲②買履者③,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 而置之其坐。(坐同座)
 、 反歸取之。(反同返)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D)
  A 先自度其足 B 寧信度
   何不試之以足 無自信也
  C 鄭人有且置履者 D 先自度其足
  遂不得履吾忘其度
3、解釋“之”字在句子中的意義。
 。1)反歸取之(尺碼)(2)何不試之以足(履)
 。3)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尺碼)
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并用括號補出省略的內(nèi)容。
  ①而置之其坐——而置之[于]其坐。②及反,市罷,遂不得履。——等他趕回來時,集市已經(jīng)關(guān)了,(他)終于沒買到鞋。
5、為什么這位鄭人會“寧信度,無自信”?
  [提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guī)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譯文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測量好自己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后鄭國人沒能買到鞋子。
有人問他說:“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8、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3)寧信度 ( )( )

9、翻譯下列句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現(xiàn)五次,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任意選擇三句,說說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歸取之( ) 何不試之以足( )

參考答案
8.(1)dúo量(長短)(2)dù尺寸\尺碼(3)dù尺寸\尺碼
9.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測量腳的尺碼,然后把測量出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于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11.而置之其坐(腳的尺寸 ) 至之市( 到、往 )而忘操之(腳的尺寸)


注釋
1.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春秋時代鄭國,在現(xiàn)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2.欲:將要,想要。
3.者:定語后置,(怎么樣)的人。
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動詞,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6.而:順承連詞 意為然后
7.置:動詞,放,擱在。
8.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9.其:代詞,他的,指鄭人的。
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動詞,到……去,前往。
13.操:動詞,拿、攜帶。
14.已:時間副詞,已經(jīng)。
15.得:得到;拿到。
16.履:名詞,鞋子,革履。
17.乃:于是(就)
18.持:動詞,拿,在本文中同“操”。
19.度(dù):名詞,量好的尺碼,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
20.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21.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22.及:等到。
23.反:通“返”,返回。
24.罷:引申為散了,完結(jié)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jīng)解散。
25.遂:最終。
26.曰:說。
27.寧(nìng):副詞,寧可,寧愿。
28.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9.自信:相信自己。
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罷:集市散了
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寓意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死守教條,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的人。

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待事物要會靈活變通,不能墨守成規(guī),死守教條。

理論點擊
這則寓言通過鄭人買鞋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的墨守成規(guī)的人物形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49458.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南人”閱讀答案
《三峽》“李士衡”比較閱讀及答案(遼寧省朝陽市中考)
《國有寶乎》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一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柳宗元《哀溺文》(節(jié)選)閱讀答案
《記承天寺夜游》《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