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課內(nèi)閱讀訓(xùn)練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課內(nèi)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文章來源于悠悠書吧http://www.91ZhongKao.com
語文:第六單元課內(nèi)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訓(xùn)練卷(語文版七年級下)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共8頁,滿分 120分,時間120分鐘,學(xué)生直接在試題上答卷;
2. 本卷既可用于統(tǒng)一考試,又可用于學(xué)生自我測評。
一、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閱讀柳宗元的《黔之驢》,完成1~9題。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yuǎn)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xí)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闞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加點字讀音有誤的是( )
   A.益狎(xiá)  大?(hǎn)  B.大駭(hài)  窺之(kuī)
   C.跳踉(liáng)  噬人(shì)  D.遠(yuǎn)遁(xún)  黔驢(qián)
  2.解釋加點的字詞。
   A.有好事者船載以入_______________
   B.驢不勝怒,蹄之_______________
   C.以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
D.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B.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C. 計之曰:“技止此耳!”
D. 虎大駭,遠(yuǎn)遁。
4.下列語句翻譯不恰當(dāng)?shù)捻?是( )
(1)A. 盡其肉,乃去。譯為:(老虎)吃光驢的肉,就走了。
B. 虎因喜,計之曰 譯為:老虎因此高興起來,心里盤算這情況說。
C. 覺無異能者 譯為:覺得(驢)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lǐng)似的。
D. 益習(xí)其聲 譯為:漸漸習(xí)慣了驢的叫聲。
(2)A. 至則無可用 譯為:運(yùn)到后,就沒什么用處。
B. 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譯為:認(rèn)為(驢)要咬自己,十分的害怕。
C.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譯為:漸漸地走出(樹林)靠近驢,非常小心謹(jǐn)慎,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
D. 因跳踉大口闞 ,斷其喉 譯為:于是跳躍起來,大聲怒吼著,咬斷了驢的喉嚨。
5.翻譯下列句子
(1)有好事者船載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驢不勝怒,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文中寫虎從畏驢到食驢的過程分為六個層次,請找出各層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詞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對課文的相關(guān)分析欠準(zhǔn)確的一項是( )
A.本文是一篇寓言,通過虎吃驢的過程諷刺了那些本無才能卻身居高位、仗勢欺人的達(dá)官顯貴。同時告訴我們掌握真本領(lǐng)、真才干的重要性。
B.本文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語言細(xì)膩、生動,尤其是對老虎的心理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如“虎因喜,計之曰”,一喜一計就把老虎因摸清驢的底細(xì)而高興至極的心理channel_keylink href=> target=>_blank>>描寫得栩栩如生。
C.“遠(yuǎn)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中“遁”“恐”就是寫出了老虎在未認(rèn)清驢的本來面目之前被驢的龐大外形嚇得驚恐萬狀的情形。
D.“蕩倚沖冒”意思是“碰撞、倚靠、沖撞、冒犯”,是老虎為進(jìn)一步認(rèn)(摸)清驢的底細(xì)而對驢進(jìn)行千方百計的挑逗,由此可見,老虎的機(jī)智,大膽而有謀略。
8.《黔之驢》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虎吃了驢子以后,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請發(fā)揮想像,寫一篇400字以上的短文。
二、閱讀劉禹錫的《陋室銘》選段,完成10~18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在選文中用“‖”將以上文段劃分為三個層次。
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斯:   。2)馨:   (3)案牘:      (4)勞形:
12.下面所列各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D.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3.點明全文主旨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點睛之筆是:_____________。
14.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說明( )
A.陋室簡陋 B.陋室不陋 C.陋室不好 D.陋室很陋
15.這篇文章要表達(dá)的意思是( )
A.作者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B.世人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C.作者希望自己像諸葛亮、揚(yáng)子云那樣居住簡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敬仰。
D.世人應(yīng)以諸葛亮、揚(yáng)子云為榜樣,不追求高雅的居室,以便受人敬仰。
16.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現(xiàn)出對仙人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表現(xiàn)了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C.表現(xiàn)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現(xiàn)了以古代名賢自況的志趣。
17.指出龍、仙比喻什么?
18.學(xué)習(xí)了《陋室銘》,我們看到了作者劉禹錫那種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那么是不是說要想達(dá)到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須放棄物質(zhì)上的需求呢?談?wù)勀愕目捶ǎ?00字左右。
三、閱讀周敦頤的《愛蓮說》 選段,完成19~27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9.給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褻(  ) 鮮(  )
20.用“/”標(biāo)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 晉陶淵明獨愛菊
(2)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21.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可愛者甚蕃(多)
②濯清漣而不妖(洗滌)
③亭亭凈植(種植)
④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親近而態(tài)度不莊重)
⑤陶后鮮有聞(陶淵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22.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 譯文:自從李姓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很喜愛牡丹。
B.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人們)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可是不能摧殘玩弄它。
C.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譯文:蓮花香氣遠(yuǎn)飄,更加清香,高高地直立在水面上。
D.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譯文:水里陸地上的草本花與木本花,可愛的很多。
23.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菊花、牡丹,這樣寫的用意是( )
A.菊花、牡丹、蓮 花各有不凡之處,都是作者頌揚(yáng)的愛物。
B.“蓮”雖美,可是菊花和牡丹更加雍容華貴。
C.以菊的隱逸、牡丹的富貴來襯托蓮花的種種美德。
D.寫牡丹來譏諷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寫菊花來表達(dá)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25.《愛蓮說》一文運(yùn)用借物喻人的寫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蓮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樣看待拜金主義者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愛”?
“牡丹”比喻_____ _______________
“蓮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者說:“蓮,花之君子者也!睆乃麑Α吧彙钡馁澝纴砜,這種“君子”應(yīng)具備怎樣的品格?
27.聯(lián)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花,并用一句話概括喜愛的原因:
最喜愛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林嗣環(huán)的《口技》選段,完成28~36題。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tuán)坐。 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dāng)是時,____________聲,____________聲,____________聲,____________聲,____________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fēng)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28.用原文中的詞語將橫線處填上。
  29.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會賓客大宴( 。  。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
 。3)眾賓團(tuán)坐( 。 (4)犬吠(  )
  30.將下列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31.對下面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賓客意少舒
A.賓客的意見很少舒心的。 B.賓客的情緒稍微放松了些。
C.賓客的心情很少舒心的。 D.賓客的心情漸漸舒暢。
32.第1段中用4個“一”列舉道具,有何用意?
33.對第4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俄而”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具有銜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這段寫聲音的順序是由小到大,從屋內(nèi)到屋外。
C.這段用五個“百千”極力渲染火場和大廳里聲音的嘈雜,從而表現(xiàn)口技者技藝高超。
D.這段文字主要內(nèi)容是寫表演者以口技模擬失火、救火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34.有關(guān)賓客的描寫能否刪去?為什么?
  35.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關(guān)鍵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過______________描寫和_______
_______描寫來體現(xiàn)的。
  36.眾賓客聽了表演后都“以為妙絕”,請問“妙”在何處?
 五、閱讀《詩詞五首》選文,完成37~5題。
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7.這首散曲小令的作者是 ,這首小令被譽(yù)為“ ”。
38.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2分)
(1)此曲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圖。( )
(2)從整個構(gòu)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
(3)作者為了表達(dá)自己的憂傷,特意選用了幾組讓人感傷的事物:枯藤、老樹、故道、瘦馬,觸景生情情更濃。( )
(4)昏鴉、西風(fēng)、夕陽三種事物雖不能直接讓人憂傷,但置身于特定環(huán)境中,目睹黃昏烏鴉歸巢、西風(fēng)起,太陽下山,一天將盡,卻能徒增傷感。( )
39.詩人在“構(gòu)圖”上,成功地運(yùn)用了映襯手法。一面是秋風(fēng)蕭颯中的“枯藤老樹昏鴉”,一面是“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這是 相映;而“流水”與“小橋”是 相映;寫景與寫人是 相映。(填序號)
A.背景與主體 B.明暗 C.動靜
40.這首散曲中與“秋”“夕陽”相對應(yīng)的景物分別為“ ”和“ ”。
41.點明這首散曲主旨的句子是 。
42.簡析“斷腸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曲中的作用。
43.這首詞(曲)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是如何渲染的?
參考答案
一、1.D 【點撥】“遁”字應(yīng)讀dùn。
2.A.用船載入 B.用蹄子踢 C.將要 D.于是 【點撥】“船”和“蹄”都是名詞用作動詞。
3. C【點撥】應(yīng)該了解什么是通假字,其次,要在日常學(xué)習(xí)中加強(qiáng)積累,掌握常見通假字,對于我們在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過程中理解句意有很大幫助。
4.B A 【點撥】(1)句B項中“因”應(yīng)譯為“于是”。(2)句A項中“則”應(yīng)譯為“卻”。在譯句時,要特別注意關(guān)聯(lián)詞的翻譯,一旦譯錯,句子前后關(guān)系就變了,句子的意思也就變了。
5.(1)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裝運(yùn)驢子進(jìn)入(黔)。
(2)驢不能忍受憤怒,用蹄子踢(虎)。
6.以為神莫相知 以為且噬己也 覺無異能者 終不敢搏 技止此耳
7. D 【點撥】D項中“蕩”應(yīng)為“搖晃”。
8.貌似強(qiáng)大的東西,不足畏懼,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勝它。
9.續(xù)寫例文:
話說那只老虎吃掉驢以后,是沾沾自喜再加洋洋得意:嘿!那家伙,真連只蠢豬都不如,白白長那么大個兒。不過也好,這家伙雖頭腦簡單,倒也肉鮮味美,讓虎大爺我給逮了個大便宜。老虎邊想,邊拍了拍圓鼓鼓的肚子,抹抹油汪汪的嘴,信步朝樹林走去,準(zhǔn)備找個地兒好好打個盹兒,養(yǎng)精蓄銳。
另一邊,又一群好事者正商量著:貴州沒有大象,何不弄頭大象來讓人們開開眼界?于是,一拍即合,好事者便開始張羅著運(yùn)大象。閑話少說,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輾轉(zhuǎn)坎坷才把一頭非洲象弄到了貴州。展覽之后,再無可用,又放到山下。
碰巧,那老虎又好幾天沒進(jìn)食了,饑 腸轆轆地在樹林里轉(zhuǎn)悠。忽然,它眼前一亮;又一龐然大物也!因得食驢之經(jīng)驗,不禁心中暗喜:哇!又送上一頓佳肴,夠我吃好幾天的呢!想著,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大搖大擺地向大象走去。
到了大象跟前,老虎圍著它轉(zhuǎn)了好幾圈兒,哼,這個遲鈍的大笨家伙兒,讓我先玩玩兒它。于是,向大象狂吼亂跳,蕩倚沖冒。大象性格溫厚,可不像驢一樣小肚雞腸,對虎的輕侮不屑一顧。卷起一堆草,放進(jìn)嘴里慢條斯理地吃起來。這下老虎可火了:“你這個只會吃草的蠢家伙兒,竟不把我放在眼里,真是豈有此理!”老虎怒不可遏,氣勢洶洶地朝大象撲去,結(jié)果……結(jié)果是眼冒金星,天旋地轉(zhuǎn)。
老虎已氣紅了眼,不顧一切地又朝大象撲去,大象長鼻一晃悠,“嗚哇──”老虎一下被甩出十幾米遠(yuǎn)。氣急敗壞的老虎已決定不撞南墻不回頭,早就顧不上什么紳士風(fēng)度,健美英 姿,張牙舞爪地再一次撲向大象,不過,這次還沒來得及留下臨終遺言,命已休矣!
二、10.……‖苔痕……‖南陽…… 【點撥】文言文層次的劃分與現(xiàn)代文一樣,可從內(nèi)容的不同,結(jié)構(gòu)的變化等來劃分。此題可按內(nèi)容來劃分。
11.(1)這 (2)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3)官府的公文
(4)使身體勞累 【點撥】這幾個詞語都是實詞,古今意義已有了變化,翻譯時需注意。
12.A 【點撥】B、C、D三項都是對偶句,而A句則不是,故選擇A。
1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點撥】這兩個句子是全文的關(guān)鍵句,也是較難翻譯的句子,理解時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須認(rèn)真琢磨、領(lǐng)會。
14.B 【點撥】整體把握全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領(lǐng)會本文主旨。
15. A
16. A 【點撥】盡管文章起句便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但這只是作者以類比的手法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并沒有一字寫“神仙生活”。
17.龍、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點撥】在《陋室銘》中,文章的開頭采用了類比的手法,以“山”和“水”類比“陋室”,所以“龍”和“仙”就具有了特殊的含義。
18.示例:現(xiàn)代人和古代人并不一樣,實際上劉禹錫他也不是住在一個非常破的房子里,他畢竟還是在一個相當(dāng)?shù)穆毼簧。那么“陋室”也是一種相對而言,F(xiàn)在對于我們來說,一個成功的人生,既有一個高尚的情操,一個很雅的人生境界,同是一個相對的比較好的生活環(huán)境,這是很好的。但是,假如發(fā)生了沖突,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怎么辦呢,那就“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種情況下,住在一個小房子,求得內(nèi)心的安寧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吧。 【點撥】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可從劉禹錫生活的時代及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兩個方面來談。另外要正確地辯證地看待“陋室”,不要認(rèn)為生活在陋室中,人的精神境界就高尚了,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就不高尚。
三、19.fán zhuó xiè xiǎn
20.(1)晉/陶淵明/獨愛菊
(2)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點撥】劃分朗讀節(jié)奏是文言文閱讀中常見的題型,劃分時可根據(jù)意義和音節(jié)來劃分。
21.C 【點撥】③句中的“植”應(yīng)為“立”;⑤句中的“后”應(yīng)為“以后”。
22.B
22.B 【點撥】B項正確譯文是:可以在遠(yuǎn)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褻玩:玩弄。
23.(1)花之君子者 也 (2)出淤泥而不染
24. C 【點撥】從寫作手法角度去考慮。
25.富貴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對有些拜金主義者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行為表示鄙夷和厭惡,他們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風(fēng)日衰的禍根,這種“牡丹之愛”要受到批評和否定!军c撥】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要盡可能地貼近文本作答,理由要充足。
26.這種“君子”應(yīng)該鄙棄那種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fēng),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jié)和高尚的品德。 【點撥】要答好此題,必須認(rèn)真品讀課文中作者對蓮的描寫,品味其深層含義,再加以歸納。課文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著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27.梅花 喜歡的原因:雖然在嚴(yán)寒的天氣下,仍開放燦爛的花朵!军c撥】本題也是開放性試題,談出自己的認(rèn)識即可。
四、28.婦手拍兒 口中嗚 兒含乳啼 大兒初醒 夫叱大兒【點撥】注意“嗚”、“叱”等字的寫法。
29.(1)恰巧,恰逢 (2)副詞,只是。3)圍繞而坐 (4)(狗)叫
30.(1)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屏障中撫尺響了一下,四處賓客都安靜下來,沒有人敢喧鬧。
 (2)四周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微含笑,在心中暗暗贊嘆,認(rèn)為表演好到了極點。
31. B
32.突出道具的簡單,說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藝而非他物。
33. C 【點撥】五個“百千”表現(xiàn)了由屋內(nèi)起火到火勢向外蔓延,再到救火的全過程。
34.不能。因為描寫賓客的反映是從側(cè)面烘托叩擊著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35.善 正面 側(cè)面【點撥】此題設(shè)計的目的是理解文章的寫法。
36.“妙”在五種聲音,一時齊發(fā),猶如一部大合唱!军c撥】點出口技的奇妙之處。
五、37.馬致遠(yuǎn) “秋思之祖” 38.(1)√ (2)√(3)√(4)√【點撥】此題全面考察對這首詞的理解。應(yīng)當(dāng)整體分析詞曲,了解詞曲所寫的內(nèi)容及其感情基調(diào)。
39.B C A
40.枯藤 昏鴉 41. 斷腸人在天涯。
42.卒章顯志,點明全曲主旨!皵嗄c人在天涯”道出了千百年來游子之心!军c撥】答好此題,從中心句在文中作用切入。
43.在這 幅郊游圖景當(dāng)中,渲染了一派凄涼、蕭瑟的晚秋氣氛。當(dāng)此時,倦歸的烏鴉、緩緩的流水、橋旁的人家,都觸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夕陽西下,往往也是流浪他鄉(xiāng)的游人歸心最切之時。作者在此處運(yùn)用了觸景生情的寫法,在這暮色四合的瑟瑟秋風(fēng)里,舉目無親的游子只能在他鄉(xiāng)的路上獨自流浪,獨自徘徊。因此,在他的眼 中,晚秋里一切景物仿佛都涂上了悲涼的顏色。再加 上“枯、老、古、瘦”等一系列詞的運(yùn)用,更恰如其分地烘托出了哀愁的心情。結(jié)尾“斷腸人在天涯”一句更能領(lǐng)略到漂泊天涯、極度哀傷的旅人愁曲。
文章來源于悠悠書吧http://www.91ZhongKao.com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89930.html

相關(guān)閱讀:《世上沒有傻問題》學(xué)案及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10分)》閱讀答案
《五柳先生傳》《魚我所欲也》比較閱讀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閱讀《隆中對》2篇(附答案)
《五柳先生傳》復(fù)習(xí)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