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是位于河流上源的地名。河流一般發(fā)源于山地,而我國的。▍^(qū))界大多以山脈為準(zhǔn),于是,以“源”作為地名用字的大多位于各。▍^(qū))的邊界。如山西東北部的渾源縣,因永定河支流渾河的發(fā)源地而得名;河南西北部的濟(jì)源縣,因縣北是古濟(jì)水的發(fā)源地。
“門”是表示河流下游的地名用字,如江蘇東南位于長江口的海門縣!翱凇笔潜硎竞闯隹诨蚝恿飨掠蔚牡孛米,如遼寧營口,清朝時作為鎮(zhèn)海營的駐地,又位于渾江河口,故名;江西湖口縣,正位于鄱陽湖入長江的孔道地段。
“臨”、“浦”、“皋”分別表示在河流的沿岸、水邊和水邊高地。如內(nèi)蒙古臨河縣,“河”在古代也特制黃河,臨河即指在黃河沿岸;江蘇西南部的江浦,因在長江之濱而得名;陜西南部的嵐皋,縣境臨嵐河,皋是水邊高地的意思,故名。
“合”是河流交匯處的地名用字。如四川南部合江縣,因位于赤水河與長江匯合處而名;此外,象河北東北部的三河縣,因境內(nèi)有七渡河、鮑邱河、?河三水交匯,故名,雖無“合”字,但命名取意是一樣的,也算作一類。
“曲”是位于河流、山脈轉(zhuǎn)折彎曲處的地名用字,山西省西北部的河曲,因位于黃河轉(zhuǎn)曲處,故名;河北西部的曲陽縣,以太行山北段原為東北??西南走向,到了這里轉(zhuǎn)曲為北北東??南南西走向,故名曲,又以其位于山的陽坡,故加陽字,成今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9522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世界上最綠的沙漠 圖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