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問題是我需要一個石臼舂糧食。因為我明白,僅憑自己的一雙手,是無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籌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藝了,更何況沒有合適的工具。我費了好幾天的功夫,想找一塊大石頭,把中間挖空后做個石臼?墒菎u上盡是大塊巖石,根本無法挖鑿,而且石質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經(jīng)不住重錘去舂,而且即使能搗碎谷物,也必然會從石臼中舂出許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當我花了很長時間找不到適當?shù)氖蠒r,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決定找一大塊硬木頭。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塊很大的木頭,大得我勉強能搬得動。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頭砍圓;當起初具圓形時,就用火在上面燒一個槽;鹆蜔o限的勞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獨木舟那樣終于把臼做成了。又用鐵樹做了一個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來準備下次收獲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個需要克服的困難是,我得做一個篩子篩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開。沒有篩子,就無法做面包。做篩子想想也把我難倒了。我沒有任何材料可以用來做篩子,也就是那種有很細很細網(wǎng)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篩出來。這使我停工好幾個月,不知怎么辦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連一塊亞麻布也沒有。雖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樣紡織,即使知道,這里也沒有紡織工具。后來,我忽然想起一個補救辦法,也是當時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在從船上搬下來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幾塊棉布和薄紗圍巾。我拿了幾塊出來做成三個小篩子,總算能湊合著用,這樣應付了好幾年。至于后來怎么辦,我下面再敘述。
17、用三個字結構選文中魯濱遜所做的兩件事?并結合作品的其他情節(jié)寫出主人公三件以上戰(zhàn)勝困難的事情。(4分)
18、結合本文段及其它文段中的一些細節(jié)描寫,簡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點。(4分)
參考答案:
17、(4分)做石臼,做篩子。筑防御工事,做桌子,做鏟子,搭建住所,制陶器,制面包等。
18、(4分)在荒無人煙的海島上,魯濱遜運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食物、用具等問題,選擇段中他做舂糧食的石臼,篩面粉的篩子及他做鏟子,制面包等細節(jié)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他積極面對豁達態(tài)度,勤于思考、勇于實踐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99165.html
相關閱讀:中考名著《魯濱孫漂流記》閱讀:《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
推薦:《三國演義》重點情節(jié)梳理
《駱駝祥子》名著導讀與練習??初中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名著導讀《童年》《昆蟲記》
七年級下冊語文名著導讀總復習